第313章 白象前线的烦恼(1 / 2)

加入书签

"发动机舱需要特殊防护,"他自言自语,"防尘、防水、防弹,还得考虑高温环境下的散热问题..."

他在纸上画出了一个精巧的散热系统,利用空气动力学原理,即使在高温环境下也能保持发动机稳定运行。

"模块化设计是关键,"林舟特别强调这点,"一旦在前线损坏,必须能快速更换部件。发动机、变速箱、履带组件、悬挂系统,全部模块化,一个班组20分钟内就能完成更换。"

军用底盘的基本框架确定后,林舟开始设计上层结构——107毫米火箭炮的发射平台。

"12管?不,既然做了,就做点狠的。"林舟眼中闪过一丝笑意,"24管怎么样?两排12管,交替发射,提高连续火力覆盖能力。"

他快速设计了一个旋转发射架,可以360度旋转,仰角可调,配合简易但精确的瞄准系统。

"关键是'打了就跑',"林舟强调道,"从停车到发射不超过30秒,发射完毕到重新机动不超过45秒。这才是游击战的精髓。"

整个火箭炮系统的设计图很快完成,林舟满意地看着自己的杰作,又补充了一些细节——简易弹药架、快速装填机制、紧急手动发射备用系统...

"完美,"他自言自语,"这玩意儿要是放在山地和丛林里,绝对是个噩梦。"

军用版设计完成后,林舟立即着手设计民用版的山区拖拉机。

"底盘基本架构保留,去掉装甲和武器接口,增加农具挂载点..."他迅速在纸上勾勒出一个轮廓,"发动机调整为低速大扭矩型,适合爬坡和重载。"

拖拉机的设计相对简单,但林舟特别注重实用性和可靠性。

"农民可不会修复杂的东西,必须简单耐用,"他自言自语,"零件标准化,关键部位加固,维修工具最少化..."

他设计了多个农具接口,让这台拖拉机能够胜任耕地、播种、收割、运输等多种任务。

"还得加个绞盘和简易起重臂,"林舟补充道,"在山区,这两样东西简直是救命的。"

随着设计的深入,林舟的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虽然有系统辅助,但这种高强度的脑力劳动依然十分消耗精力。

"再加个简易发电机,"他画出了最后一个组件,"这样拖拉机停在村口,就能给整个村子提供照明用电。一机多用,农民肯定喜欢。"

林舟站起身,伸了个懒腰,环顾四周。小世界中的时间已经过去了约莫三天,而现实世界可能只过去了几个小时。

他看着桌上密密麻麻的图纸和计算数据,满意地点点头。这些设计虽然比不上二十一世纪的高科技产品,但放在六十年代,绝对是革命性的存在。

"稍作休息,再完善一下细节。"林舟给自己倒了杯水,准备继续工作。

接下来的时间里,他不断优化两套设计,计算每个部件的应力、寿命和可靠性,确保在当前工艺条件下能够实现。

最终,两份完整的设计方案摆在了桌上——一份是军用自行火箭炮底盘系统,一份是山区专用履带式拖拉机。

"差不多了,"林舟擦了擦额头的汗水,"明天就能拿给三位领导看看了。"

他最后检查了一遍所有参数,确保没有明显错误,然后准备退出小世界。

"退出。"

现实世界中,林舟睁开眼睛,伸了个懒腰。实验室的时钟显示才过去四个小时,但他在小世界已经工作了三天多。

他看着桌上整整齐齐的两套设计图纸和技术参数表,嘴角微微上扬。这次,他要再次震撼那些大佬们了。

"明天又是装X的好日子,"林舟自言自语道,收拾好图纸,准备回家休息。<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