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分工合作(2 / 2)
更深了:
"看他那得意样,真以为自己是根葱了。等下午实操一完,有他哭的时候!"
……
下午的车间里,气氛更加紧张。
林舟将八十多名参考者分成了十个小组,每组七八人,每组都有老中青三代工人的搭配。
"实操考试的要求很简单,"林舟拿出一个零件图纸,
"每组制作一个齿轮箱零件,要求精度达到图纸标准,时间越短越好,质量越高越好。"
工人们点点头,这倒是他们擅长的。
"但是,"林舟话锋一转,"这次考试有特殊要求——必须小组合作完成。每个人只能负责一个工序,不允许一个人从头做到尾。如何分工,如何配合,由小组自行决定。"
这话一出,车间里顿时炸开了锅。
"什么情况?合作做零件?"
"这还能叫考试吗?"
"从来没听说过这种操作!"
易中海和刘海中被分到了同一组,还有贾东旭和几个年轻工人,包括那个叫王小兵的实习钳工。
"什么合作不合作的,"易中海冷哼一声,"做零件还不是看个人技术。我三十年的钳工,闭着眼睛都能做出一流的活儿。"
王小兵小心翼翼地提议:"易师傅,我觉得咱们应该先商量一下,谁做哪道工序比较合适..."
"你一个毛头小子,才当了几天钳工,有什么资格教我?"易中海没好气地打断他,
"我负责精加工,刘师傅粗加工,东旭装配,你们几个打下手,就这么定了!"
王小兵还想说什么,被贾东旭狠狠瞪了一眼,只好闭上嘴。
与此同时,另一组的情况却大不相同。
那是以李德才为首的小组,李德才是五车间的年轻技工,才26岁,却因为灵活的思路颇受工友们欢迎。
"大家别急,先看看图纸,分析一下这个零件需要哪些工序。"李德才摊开图纸,招呼大家围过来,
"我觉得可以分成下料、粗车、精车、铣齿、检验几个环节..."
一个老师傅插嘴:"这还用分析?不就是一个齿轮箱嘛,谁做不来?"
李德才耐心解释:"师傅,咱们是要比速度和质量,不是单纯看谁做得好。如果大家各负责自己最拿手的工序,首尾相连,肯定比单打独斗效率高。"
经过简短讨论,李德才迅速安排好了分工:
老师傅负责最需要经验的精车工序,手快的年轻人负责粗车,细心的同志负责检验...不一会儿,这个小组就开始了有条不紊的生产。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