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七年前的另一桩风筝案(1 / 2)
小吏跳下树,朝着那人就是一嗓子,“是谁?!”
男人吓了一跳,当时就软了。
“三更半夜的不睡觉,在这里鬼鬼祟祟。
说,干什么的!”
小吏吆五喝六,迈过来薅住了他的脖领子,“这些个犯罪份子啊,还真他娘的爱回来作案现场!”
被人蹲了,男人哆哆嗦嗦,口齿都不利索:“草草草,草民丢了个小银锁,过来找找……”
小银锁?
白日的时候,是在水坑里摸着了一个,已经交给李司台了。
可看他的样子,不太像是找锁。
吓的跟条狗似的,一定是做了什么亏心事!
在这个时候,另外一个负责盯梢的也跑了过来,两个人一左一右,把他押回了君悦客栈。
李值云听罢了事件经过,当即扣押了男子的照身贴,再附送一双银手镯。
把人锁好了,拴在他的床头,再派个人守着。
只等明日找到丢弃的布包,再行审问。
“冤枉啊,草民不知所犯何事,真的是在找锁!”
李值云从袖中取出那锁,“可是这枚?”
男子双眼放光:“是是,正是。
现在您该相信,草民是冤枉的吧?”
李值云道:“今日一早,便现你的驴车拐到过北边山崖。
你且放心,等到布包打捞上来,事态查明,必会退还此锁。”
话罢,转身回了甲字号房。
小吏在后头跟上,夸口不已,“司台仁慈,若换成旁的大人,此刻便要大刑伺候了!”
李值云笑道:“本官向来重证据,轻口供。”
小吏看着李值云的脸色,试探着问道:“您是怀疑,那布包里藏匿的是女尸失落的人头?”
李值云目色一凛,没有说话,小吏便识趣的退下了。
第一夜宿在客栈,山风大的叫人睡不着觉。
李值云静静的躺着,再度回想起了七年前生的那桩风筝案。
那一时,女帝登基,大举女科。
通过选拔的女进士们,大部分被安置在了翰林院中。
由于她们常从皇宫北门直入内廷,又被称为“北门学士”
。
就在景真三年,上巳的前一天,一群女进士到西河滩试风筝,计划在上巳节当天呈献给陛下。
可正是这一天,有个叫林簌的女进士被大风筝活生生的给带到了天上……
而后在天上飘荡少时,最终坠溺在了小西河中。
据现场目击者称,那是个龙头蜈蚣风筝。
由于特别长,还特意数了数,总共有六十九节。
每一节,都由圆形腰片串结而成,十分灵活,就跟个真蜈蚣似的,还装有上百只脚。
天色澄明,风力刚好。
十几个人操控着风筝,逆风奔跑。
可就在起飞的那一刻,位于队尾的林簌也上了天。
由于事太快,人又在天上荡来荡去,只能隐约看出,她似乎是被风筝尾巴缠住了。
可后来,林簌的同僚却说了这样的话,“那林簌啊,可能是自杀。
过完了年,她的精神就不大好了,总是神神叨叨的说着,真想当一只鸟啊,能在天空自由翱翔……所以,她可能是故意把自己缠在风筝上的。
在死前飞一飞,也算是全了心愿。”
回忆到了这里,李值云翻了个身,紧紧的抱住被子,眼中落下一滴痛泪来,
“娘,我不信你是自杀。”
自打娘亲莫名其妙的走了,李值云便苦钻刑侦一科,立志考取女举,好谋得一官半职,为当年还明真相。
好在天遂人愿,现在的自己,已经是大理寺之下,主管疑案难案的冰台司长官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