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找寻合作人(2 / 2)
只是不知来历是否分明?若是来路不明,小人实在不敢收,免得惹上官司。”
赵范也不隐瞒,将珠宝来历娓娓道来。金元宝听得眉头紧锁——这些确系珍品,这些珠宝倒是好东西,只不过在售卖的过程中,或之后别失主看见,失主一怒之下将他告上官府,他便要吃官司。
那些失主非富即贵,更不止一家。
见金元宝面现难色,赵范询问缘由。
听罢解释,他沉默片刻,忽然问道:“贵店可加工珠宝?”
金元宝点头:“我有自己专业的能工巧匠,有自己的作坊,这里的珠宝都是由他们加工完成。”
赵范:“那好,你可以将我的这些珠宝全部重新加工,加工之后,你替我代售这些珠宝,每件珠宝我给你提两成。”
金元宝眼前一亮:“妙啊!怎就未曾想到!”这在现代司空见惯的商业模式,在古代确是新鲜主意。
其实这事在现代社会已是非常普遍的事,在古代还算是比较新鲜的事物。
赵范:“既然我们两人合作,空口无凭立字为证。”
金元宝知道这个规矩,两人写了字据,一式两份,签了字,按上了手印。
赵范将布袋里的珠宝递给了金元宝,这是第一批货,以后还有源源不断的货,我希望盼能与员外长久合作。
金元宝喜出望外,这等财神爷可谓求之不得。
商议完毕,赵范拱手告辞。
不出几天,金元宝派人过来禀报赵范,珠宝已经改装好,在店里开始出售,并把相关的珠宝样式和价格告知他。
赵范觉得金元宝做事还是很守诚信,便放心地让金元宝去做。
由于赵范的珠宝质地纯正,定的价格又比其他珠宝便宜三成,很快引得官宦富贾纷纷掏钱争相购买。
不过数日,首批珠宝便销售一空。
金元宝扣除自己的两成佣金,将剩余的五成银子返给了赵范。
赵范继续分批送货,每次大概是二十件——既不让金元宝贪心,也避免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赵范心里清楚,金元宝可是多年珠宝生意人,看到如此多的珠宝免得会有异心,届时就是在给自己找不必要的麻烦。
这些珠宝对于赵范来说又是一笔不菲的收入,他计算过,如果将这些珠宝全部售出的话,会得到一百万两的银子。
在造化县,金元宝店里的珠宝低价出售的信息,早已传遍了整个造化县,甚至有些周边县镇的官宦富贾也闻风而至。
同时也遭到了同行珠宝商的猜疑,他们四处打听,虽然金元宝尽可能地封锁自己的进货的来源,但没有不透风的墙。
最终,十里堡赵范之名还是在行内传开。不少珠宝商闻讯赶来,都想与这位神秘的侯爷合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