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请来(1 / 2)

加入书签

屋子是一个两进的小院,虽然没有人居住,但平时有请隔壁的大娘帮忙打扫,屋子还算干净整洁。

侍卫将院子检查了一番,在外院找了一间厢房,燕儿简单布置了一下,以供沈珺和徐婉暂时休息。

没一会儿六安来报,人已经请来。

沈珺让人从内院找了一张屏风立在屋里,燕儿护着徐婉坐在屏风后面,沈珺则坐在屏风前的太师椅上。

六安领着两名侍卫一人扛着两个大麻袋进入屋里。

侍卫将大麻袋放在地上,揭开麻袋封口,露出两个鼻青脸肿的脑袋,正是刚才在粮铺被揍的父子俩。

徐婉不禁眼角一抽:这就是六安说的‘请来’?

两人见了沈珺,目露惊恐,全身抖,只因双手双脚被缚,嘴里也被堵着,呜呜咽咽说不出话来。

若说刚才在大街上还有鱼死网破的雄劲,现在却已经被吓破了胆。

刚才明明是官府的人把他们带走,他以为会被关进牢房里,不曾想走了一段路,官爷们就把他俩放了,就在他松了一口气后,在一个巷子旁又被人套了麻袋。

现在这个地方,屋里屋外都有侍卫守着,上座的贵人通身贵气,面色冷厉,一个眼神就让他不寒而栗,男子以为自己和儿子今日是必死无疑了。

六安拍了拍成年男子,道:我主子现在问你话,你们如实交代,若是有半句虚言,今日可就别想走出此门,若是老实交代,不但不要你命,还另有打赏。”

听到有活路,成年的男子不住的点头,表示一定老实回答。

六安让其中一个侍卫将小孩抱出去。

男子和小孩挣扎起来,六安解释:“别担心,我们只是要一个一个的问,看你们有没有说谎。”

男子明白他反抗也没用,只有暂时安静下来,等上座的贵人问话。

六安这才把男子嘴里的布团取了。

徐婉透过屏风,见男子大概三十来岁,身形干瘦,脸上虽然乌青红肿,伤痕累累,但依然可以透过那双充满风霜的眼睛看出是个老实的本分人。

嘴里的布团一取,男子立马对着沈珺磕头,哭求道:“贵人饶命,我再也不敢偷粮食了,求你放了我们,我保证以后我们父子再也不进城,我们离开汉城,滚得远远的。”

六安凶吼道:“闭嘴,问你什么,你就老实回答什么。”

男子被吓得呜呜咽咽,不敢在求饶。

沈珺这才缓缓开口:“你叫什么,是哪里人,为什么到汉城来?”

“小的叫刘峰,是安阳郡新乡人,家乡遭了暴乱,生活不下去,才来汉城。”

男子一边说,一边想起自己这几年的艰辛,眼里渐渐泛起泪光。

“小的以前在新乡县的北街开豆腐作坊,大前年新乡雪灾,压倒了十之六七的房屋,朝廷不管,我们自己修葺了房屋,还以为熬过冬天就好,根本没有意识到灾难才刚刚开始……前年二月,开始有盗匪进村庄抢劫,到了五月那些匪盗又进县城抢劫,我们这种小作坊自然是遭殃的……县里的粮铺开始涨价,从一开始的五文钱可以买一斗米涨到了二两银子一斗米,每天还限制购买数量……县里既不派兵剿匪,还要增加老百姓的税收,死伤无数,小的老父母就是那时饿得病死了。

结果那年又干旱,地里收成减半,粮价开始涨得更高,安阳郡里粮价最高的时候涨到了五两银子一斗,老百姓根本吃不上饭,饿死的人了,大家陆陆续续开始逃难,小的也带着妻子和儿女跟着逃出了新乡。

后来在路上听说有粮商带着几车粮食去往南方,我们就一直尾随那起粮商,粮商有保镖保护,我们也对他们做不了什么,跟久了就听说,他们是从江南低价收粮,在高价卖给北方那些遭了难的郡县。

他们有路引,每到一处都可以进城售粮,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