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秦砖汉瓦 第94章 诸王野望,儒家欲动(2 / 3)

加入书签

个“据点”。

    当原本的“匈奴”与“大汉”联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国度的时候,西域的末日就要到来了。

    原本与匈奴人联合在一起,准备对付大汉的大月氏在匈奴败落之后,迅速的递交了国书,称附属国,并且表示愿意臣服,每年愿意献上大量的钱财、宝物,以此来获得大汉的庇佑。

    武帝没有拒绝。

    不是因为他心善,而是因为他暂时抽不出来手和时间。

    当漠北行郡以及新朝廷的诸多上层全部都确定了之后,诸侯王的“心”也开始跳跃起来,或者说....不是他们的心跳跃起来。而是武帝的布局棋子开始“动”了。

    在武帝的眼睛中,诸侯王的数量实在是太多了!

    他对此必须是重拳出击!

    而朝堂上,九卿之一的“晁允”站了出来。

    是的,晁允。

    他的父亲是....晁错!

    就是景帝时期那个主张削藩,但却一直没有成功,甚至激起了七王之乱的那个晁错。

    他的父亲早在景帝末年的时候便已经逝世了,只是还留下来了不少的政治资源——景帝对他父亲是有些许愧疚的,毕竟利用了那么长时间,所以将他推到了一千石俸禄的一个官职上。

    而武帝登基后,发现这小子还是挺有能力的,所以干脆就让他担任了九卿之一的少府。

    晁允提出了一个措施,这个措施比他父亲提出的“削藩”更加委婉,但却也更加狠辣,这个政策叫做....推恩令。

    当然了,在晁允的口中,这个政策是他和他的“好友”至交一起想出来的。

    那个人的名字叫做....主父偃。

    武帝于是召见这位主父偃,并且任命其为郎中令,将他当成了中重要的谋臣之一。

    .... .....

    杏园

    董仲舒的面颊上带着些许淡淡的笑容,他遥遥的望着长安城的方向,身后的众多弟子正在收拾东西。

    他的身旁,一个脸上带着担忧的弟子开口问道:“老师,是我们的时机到了吗?”

    董仲舒哈哈大笑:“是的,咱们的时机到了!”

    他眉宇中含着些许的巧色:“长安城中,晁允磨刀霍霍,准备完成他父亲临终的遗愿推行削藩,而在军事上,天下已经完成了大一统。”

    “此时,构成天下稳定因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