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秦砖汉瓦 第133章 官渡学宫,太祖遗诏!【6k完毕】(4 / 5)
!
那就是“周王”,即,周天子。
其余的诸侯最高的也就是“公”,到了春秋后期,一些人开始“称公”,或者说是被后来的东周皇帝加为“公”,但这样的例子很少,大部分都是妄自矫诏称公。
比如秦穆公,比如齐桓公、比如楚共公等等。
而随着秦的最高统治者称“皇帝”,之下的第一层次就是“诸侯”了,在汉朝启动了分封制之后,也就有了“王”这个在皇帝之下,在侯之上的爵位。
但,无论如何,这个时代是没有公的!
而太祖遗诏中所说的公,实际上就是“王”!
陈璟长叹一声。
“太祖为何会留下这样子一道遗诏?这岂非是合理的绕过了“金刀之谶”?”
是的,这样子,是绕过了金刀之谶....
金刀之谶只是“非刘氏而称王者,天下共击之”,可....“公”他不是王啊!
陈璟缓缓的闭上眼睛。
“多事之秋,多事之秋啊。”
..... .......
而长安城中
未央宫
刘据的眉宇中倒是带着几分喜色,因为他真的觉着,这个“公”的爵位早就该给官渡侯了!
当然了——当初太祖的遗诏中所说的并不是封陈氏为“公”,而是封刘氏为王!当年刘彻、刘据商议了许久,才是商讨出来了将王改为“公”的方法。
因为“王”真的不可以!
当年的太祖皇帝十分的赤诚,他觉着 陈氏若是能够守候刘氏六代,哪怕是一个皇帝只能够在位二十年,也已经是一百二十年了。
一百二十年陈氏都没有动摇,这难道不值得封王吗?
所以他很坦荡,觉着真的该给陈氏一些奖励。
封王就是最好的奖励,哪怕因此会让金刀之谶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也行。
不过后世子孙吗......
刘据长叹一声,面向太祖陵的方向微微弯腰行礼:“后世子孙不孝,改了太祖的遗诏,但却都是为了刘氏的江山社稷啊!还请太祖勿怪!”
.... ....
武德六年,腊月三十。
&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