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全军首创,“六中心制”!(4 / 6)

加入书签

码6000人以上,那么多人聚在一起,如果没有专业医疗单元,可是会出大事情的。

    初步预案定下的这六个连,组成唯一的作战支援营。

    装甲突击营、机步营、地炮营、反导防空营、特战营和陆航营,六个战斗营加上一个作战支援营。

    就是陈军精心设计的6+1营制。

    而要想能够高效的指挥这七个营,发挥出他们的最大战斗力,就需要一个“科学”的旅部指挥中枢。

    陈军的目标是打造数字化指挥所,用指挥系统来将所有部队连到一起,形成一个可视化的线上指挥平台。

    达到旅长不需要询问各连队的情况,通过指挥系统平台就能一目了然。

    尽管数字化指挥系统现在还没有,可是陈军相信只要上级肯拨经费,他一定能够把它给弄出来。

    并且是在合成旅形成战斗力前,将数字化指挥系统设计研发成功。

    数字化指挥系统是灵魂连接,能够让指挥更加的高效,然而在这个的基础之上,旅指挥所本身也得自身够硬。

    因此陈军针对“6+1营制”特性,专门设计了一套指挥架构。

    这套架构的核心,就是将旅指挥所的所有要做的事,进行综合归纳整理,最终整合为六大职能中心。

    并将这套他研发的指挥架构,正式命名为“六中心制”。

    六大职能中心分别为:

    作战指挥中心、情报融合中心、火力协调中心、电子对抗中心、后装保障中心和政治工作中心。

    六大职能中心分别由专人负责,搭配多名专业参谋组成的参谋组协助。

    作战指挥中心由旅长亲自负责,由作战参谋带领几名参谋作为辅助,配合旅长完成各种作战任务。

    核心职能主要有负责作战计划制定、战场态势研判、战术方案推演等。

    情报融合中心由参谋长来负责,情报参谋配合参谋长完成任务。

    主要的工作是深度分析战场情报,识别敌方意图和威胁,整合上级通报、侦查数据和电子对抗情报等。

    然后生成敌方编制、部署、战斗力在内的评估报告,预判敌方可能的反击等。

    说的简单点。

    就是把大量的数据归纳,整理成为可用的信息,然后把这些信息告诉旅长,由旅长来决定怎么作战。

    后装保障中心由副旅长负责,配上后勤参谋、装备参谋和工兵参谋等协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