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o章 是不是太狠了点(1 / 2)

加入书签

一位科员点头回应,接着从公文包里掏出好几个文件夹,分门别类,整齐得很。

佘遵伸手接过最上面那份,翻开看了起来。

边看边问:“你们这基地打算盖得多大?五十万平米?

我在地球上盖这么大都不容易,何况是在月亮上?所有材料全得靠飞船往上运,一趟来回四五天,燃料、人工、设备损耗,哪样不是烧钱?”

“刚起步就搞这么大,是不是太狠了点?”

他是真被这个数字震住了。

五十万平米什么概念?相当于几十个标准足球场拼一块儿。

在地上盖还行,可这是在月球,啥都要从地球送上去。

“佘总,我们也考虑过这个问题。

您上次搞空间站用的那个模块化组装办法挺灵的,能不能这次也照搬?分成十几块甚至几十块预制件,运到月球再拼起来?”

那位科员赶紧解释,看看有没有可能复制之前的成功经验。

“方法没问题,可以照做,但费用不会低。

要是想效率高点,说不定还得专门搞一款星际货运飞船来送货。

光靠现有航天飞机,根本跑不过来。

每节车厢都安反重力装置也不现实,那样花钱就跟流水似的。”

佘遵没否决提议,但先把难处说清楚——有些钱省不了,该投就得投。

科员们听了纷纷点头,当场记笔记,准备回去汇报。

佘遵也不拦着,让他们记,自己继续低头翻材料。

翻着翻着他又愣住了:“等等……你们让我在基地里弄一块能种地的田?还要养动物?”

“啥意思?这是打算让人长期住那儿不回来了?还是想搞农业实验?”

好家伙,难道是要把“农民dna”

直接搬到月球上去种菜养鸡?

而且不是小打小闹,是要建完整生态循环的那种。

难不成以后要搞月球移民小区?

“我们是有考量的。

一方面是为了生物循环实验,另一方面是尽量让基地实现部分自给自足。

减少对地球物资运输的依赖,长远来看也能省不少开支。”

科员解释得滴水不漏,逻辑严丝合缝,完全没法反驳。

“我明白你们说的那事儿,但你们这方案一来就要两亩多的地,实在有点吓人。

咱们还得先搞清楚月球上的土能不能种东西,要是不行,就得从地球往上运土。

两亩多地啊,土还得铺半米厚,算下来少说也有几百吨。

几百吨土送上月球?你们是真敢想啊!”

佘遵一听这要求,差点没笑出声,心里直骂离谱。

几百吨土运到月亮上去?当他是开物流公司的是吧?

还当航天射是公交车呢,随便拉货?

关键是钱也不当钱花是吧?

光这一趟运输,没个百亿打底根本别想动弹。

“佘总,如果这事确实太难,我们这边也可以先保留意见。

回头咱们对月球的土壤做个处理实验,加点肥料看看能不能改造成能种地的土。

要是能行,就不必非得从地球运了。”

几个科员听了佘遵的话,也是一脸懵。

他们自己都没看过这文件细节,今天才第一次听说,哪敢拍板?

只能先把问题记下,回去上报领导,等上头重新讨论决定。

佘遵看着他们几个样子,也没为难。

他也清楚,这些人就是跑腿传话的,背后的事轮不到他们拿主意。

派他们来也就是递个文件,听听反馈,走个形式。

“行吧,能省事就尽量别折腾那么多土。

几百吨土可不是小数目,得十几辆大卡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