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8章 有了丈夫忘了爹(1 / 2)

加入书签

武士彟脸色突变:“什么?这群人还敢勾结吐蕃?这可是通敌叛国的大罪!”

再也坐不住,在大厅里来回踱步,小声喃喃着:

“不行不行,老夫得立刻派人去查梁州和嶲州的动向,绝不能让嶲州那群祸害东山再起!”

李斯文道:“应国公放心,某已让席君买和柴令武去充州查折冲府的事,若是能查清折冲府与异族勾结的证据,咱们才能大动干戈。”

至于太子参的消息被泄露,陛下身边可能有细作的消息,告诉武士彟也没用,只是提醒他最近多加防范。

武士彟点头:“还是蓝田公考虑周全。

老夫这就安排人手,一方面审问巴拉莫,一方面调查窦家在利州的势力。

咱们分工合作,定能查清真相,还大唐一个太平!”

...

深秋的长安,褪去了夏日的燥热,也尚未迎来冬日的酷寒,本该是城中百姓踏秋赏景的好时节。

太极殿外的银杏树上,金黄的叶子随风飘落,铺在青砖地面上,像一层柔软的绒毯。

可殿内的气氛,却丝毫没有秋日的闲适,反而透着几分凝重。

李世民坐在龙椅上,手里拿着一份奏折,眉头微微皱起。

案几上堆满了各类文书,有西域高昌的军情奏报,有倭国寻金船队的筹备进展,还有江南各地的民生报表,每一份都需要他仔细审阅,斟酌决策。

往年这个时候,他要么陪着长孙皇后和孩子们去骊山行宫秋游,要么在御花园里与大臣们赏菊论政。

可今年,即便长孙皇后病情好转,小兕子也能蹦蹦跳跳地在宫里玩耍,他却没心思享受这份惬意。

“观音婢的药,今日可按时送过去了?”

李世民放下奏折,看向一旁侍立的王德,语气里带着几分关切。

“回陛下,皇后娘娘已经按时服药了。”

王德躬身回话,“娘娘还说,陛下不必太过操劳,也要注意龙体。”

李世民微微点头,脸上露出一丝柔和的笑容。

自从李斯文献上太子参,观音婢的咳嗽好了许多,小兕子也敢在院子里多跑一会儿了,这是他近来为数不多的慰藉。

可一想到江南的局势,他的脸色又沉了下来:“李斯文南下已有月余,怎么还没传来消息?他那性子,别又在江南惹出什么乱子。”

站在殿中的房玄龄闻言,上前一步拱手道:“陛下放心,蓝田公办事沉稳,虽偶有跳脱,却也懂得分寸。

再说,有苏定方、裴行俭等人辅佐,想必不会出太大差错。”

他顿了顿,又道,“倒是他之前上奏的水车改良之法,如今已在关中推广开来,百姓反响极好,不少地方都上奏请求多造水车,以解灌溉之困。

这份功劳,陛下可得好好赏他。”

提到水车,李世民的脸色稍缓:“这小子,脑子倒是灵光。等他从江南回来,朕定要好好赏他。

不过,赏归赏,若他真敢在江南胡来,朕也饶不了他。”

他说着,拿起另一份奏折,“对了,高昌那边近来动作频频,麴文泰又在边境集结兵力,你看该如何应对?”

房玄龄思索片刻,道:“高昌地处西域咽喉,若其与西突厥勾结,恐危及西域安稳。

臣以为,可先派使者前往高昌,责问麴文泰为何擅动兵力,同时命安西都护府加强戒备,以防不测。”

李世民点头:“就按你说的办。另外,倭国寻金船队的筹备,也得抓紧些,务必挑选可靠之人带队,不可出任何纰漏。”

君臣二人正商议着政务,殿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还夹杂着侍卫的喝问声。李世民眉头一皱,沉声道:“何事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