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II(1 / 3)
我们扫描了“星云号”上的主电脑,那部电脑虽然早已因为能量耗尽而自动关闭,但在这寂静的行星表面,却不被打扰地沉睡了一千七百年,数据存储区仍然保存完好。但一千七百年来,人类的科技经过毁灭后重生,各方面已经大不相同。古代的电脑程序从最基础的指令和编码方式和今天都大相径庭,那些二进制的符号串如同一块晦涩的罗塞塔石碑,要破解其中的信息颇费时日。
不久,我们暂时结束了对于“星云号”的考察,这毕竟不是此行的主要任务。我们让“星云号”暂时在行星上继续安睡着,而“风雪号”则重新驶向猎户座α的表面,对它的结构和活动进行科学探测。我们将在五年后返回地球时再重返行星背面,将那位无名死者的遗体以及其他一些古代遗物带回地球,供后人纪念。
至少我们当时是这么计划的。
半年后,对猎户座α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我们发现,在猎户座α的光球层下,确实有若干不寻常的迹象。在采集了海量数据后,主要由我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初步的数学模型,得出了一个有趣的结论:
在过去,猎户座α曾经有一些巨行星,有的可能比木星还要大十倍以上。但在几百万年的岁月中,它们都陆续被自己的母星所吞噬,跌入猎户座α的火海中。这也导致它不断膨胀,变得越来越大。这些行星跌入母星后不久,就被恒星内部的高温和引力潮汐粉碎了,但由于它的物质密度远远低于太阳之类的主序星(其质量大约是太阳的一百倍,但体积却超过太阳的10亿倍),在其内部仍然有巨大的空洞,猎户座α对于巨行星的消化并不彻底,在内部存在着由这些巨行星残骸组成的浑浊云团。由于爱丁顿极限的存在,恒星内部的强大辐射压和引力相平衡,它们不会继续沉降到恒星内核,而是在光球层之下飘浮着。参宿四神秘而剧烈的光度变化,或许就和其内部的这些特殊成分有关。
顺着这一思路,我们对猎户座α进行了光谱分析,初步证实了这一构想,在猎户座α的表面以下数亿公里,确实存在着一个大量重元素组成的包层,从光谱来看,其中有丰富的碳、铁、硅、钨等重元素,很多是我们飞船上所需要的。当然,我们的技术能力尚无法进入恒星内部去获取这些资源。
现在我们知道,猎户座α内部的原行星云团吸收了其部分电磁辐射,也隐藏了它真正的质量。它的质量虽然和它的庞大体积不成比例,但是却远远比地球上所预测的高。它一旦爆发,可能威胁到六百五十光年外的太阳系。好在目前它尚处于稳定状态。
在对猎户座α进行分析工作的同时,我仍在继续分析着“星云号”上的资料,逐渐破解了主要的谜团。
“星云号”是它的时代最先进的飞船之一,速度可以达到0.9c,在2092年由美国宇航局从佛罗里达太空基地发射。船上共有六名船员。但它的目的地并非猎户座α,而是近得多的天狼星。他们本来的计划,是在大约十年后到达天狼星,进行约三年的考察后,再从天狼星补充能量后返回。
但由于是新型飞船,技术没有完全成熟,飞船在进入光速加速时出现了意想不到的故障,六台发动机之间在协调上出现了问题,一台发动机熄火,虽然速度勉强达到了0.9c,但飞行的方向却因此偏转了一个很大的角度:飞船以每秒27万公里的速度向另一块天域飞去,再也不可能到达天狼星。
当时,飞船刚刚越过海王星轨道,如果立刻停下飞船,或许还可以挽救,但是发动机仍然有故障,船员们不敢贸然点火,否则说不定会发生爆炸。他们又花了一年多才修好了发动机,此时,“星云号”离开地球已经有一光年之远。
达到90%光速之后,飞船已经消耗了60%的燃料。现在,“星云号”可以设法转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