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阳三尺雪(5 / 13)
。宋兵一来翰林院就停了月例,围城三月,只发了一斛三斗米、五陌润笔钱。说是足陌,数了数每陌只有七十七枚夹铅钱,这点家当要是进暖香院春风一度,整月就得靠麸糠果腹了。再说他还得交网费,当初选择住在宣仁坊不仅因为租金便宜,更看重网络比较便利,屋后坊墙有网管值班的小屋,遇见状况只要蹬梯子喊一声就行。每月网费四十钱,打点网管也得花几个铜子儿,入不敷出是小问题,离了网络,他可一日也活不下去。
“磨蹭什么呢,快走快走!”赵大一拽锁链,朱大鲧踉跄几步,慌乱用手遮着脸走过长街。转眼间出了宣仁坊大门,拐弯沿朱雀大街向东行,路上行人不多,战乱时节也没人关心铁链锁着的囚犯。朱大鲧一路遮遮掩掩生怕遇见翰林院同僚,幸好是吃饱了饭鼓腹高眠的时候,一个文士也没碰着。
“大……大人。”走了一程,朱大鲧忍不住小声问道,“到底是什么罪名啊?”
“啊?”赵大竖起眉毛回头瞪他一眼,“造谣惑众、无中生有,你们在网络鼓捣的那些事情以为官府不知道吗?”
“只是议论时政为国分忧也有罪吗?”朱大鲧道,“再说网络上说的话,官府何以知道?”
赵大冷笑道:“官家的事自有官家去管,你无籍无品的小小编修,可知议论时局造谣中伤与哄堂塞署、逞凶殴官同罪?再说网络是东城别院搞出来的玩意儿,自然加倍提防,你以为网管是疏通网络之职,其实你写下的每一个字都被他记录在案,白纸黑字,看你如何辩驳!”
朱大鲧吃了一惊,一时间不再说话。“突突突突……”一架火油马车突烟冒火驶过街头,车厢上漆着“东城廿二”字样,一看就知是东城别院的维修车。“又快到攻城时间啦。”一名广阳兵说道,“这次还是有惊无险吧。”
“嘘,是你该说的话吗?”同伴立刻截停了话头。
前面柳树阴凉下摆着摊,摊前围着一堆人,赵大跟手下娃娃兵打趣道:“刘十四,攒点银子去洗一下,回来好讨婆娘。”
刘十四脸红道:“莫说笑,莫说笑……”
朱大鲧就知道那是东城别院洗黥面的摊子。汉主怕当兵的临阵脱逃,脸上要墨刺军队名,建雄军黥着“建雄”,寿阳军黥着“寿阳”,若像刘十四这样从小颠沛流离身投多军的,从额头至下巴密密麻麻黥着“昭义武安武定永安河阳归德麟州”,除了眼珠子之外整张脸乌漆墨黑,要再投军只好剃光头发往脑壳上文了。东城那位王爷想出洗黥面的点子,立刻让军兵趋之若鹜,用蘸了碱液的细针密密麻麻刺一遍,结痂后揭掉,再用碱液涂抹一遍缠上细布,再结痂长好便是白生生的新皮。正因为宋军围城人心惶惶,才要讨个婆娘及时行乐,鲁王爷算是抓准了大伙的心思。
几人走过一段路,在有仁坊坊铺套了一辆牛车,乘车继续东行。朱大鲧坐在麻包上颠来倒去,铁链磨得脖子发痛,心中不禁有点后悔接了这个差使。他与马步军都指挥使郭万超算是旧识,祖上在高祖(后汉高祖刘知远)时同朝为官,如今虽然身份云泥,仍三不五时一起烫壶小酒聊聊前朝旧事。那天郭万超唤他过去,谁知道宣徽使马峰居然在座,这把朱大鲧吓得不轻。老马峰可不是平常人,生有一女是当朝天子的宠妃,皇帝常以“国丈”称之,不久之前刚退下宰相之位挂上宣徽使的虚衔,整座晋阳城除了拥兵自重的都指挥使和几位节度使,就属他位高权重。
“这不是谋逆吗?”酒过三巡,马峰将事由一说,朱大鲧立刻摔杯而起。
“晏子言‘故忠臣也者,能纳善于君,不能与君陷于难’,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朱八兄须思量其中利害,为天下苍生……”老马峰扯着他的衣袖,胡须颤巍巍地说着大道理。
“坐下坐下,演给谁看啊?”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