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电子九所(3 / 5)
省工业局局长刘向前的办公室。
刘向前正审阅着一份关于全省工业企业亏损面的报告,眉头紧锁。
看到赵建国进来,他抬了抬眼:“老赵,有事?”
“局长,有个情况跟您汇报一下。”
赵建国在林默面前大大咧咧,在刘向前面前还是保持着应有的尊重,“刚红星厂的林默来了个电话,他有个想法……”
他把林默关于“技术交流、人才互助”的提议,换了一种更官方的表述,向刘向前做了汇报。
刘向前听完,靠在椅背上,沉吟了片刻,手指轻轻敲着桌面。
“嗯……林默这个同志,脑子是活。现在这个大环境,很多老三线厂确实难以为继,光靠输血不是办法。如果能通过这种模式,让他们自己产生造血能力,那是最好不过了。”
他顿了顿,感慨道,“老赵啊,说实话,现在全国军工系统都困难,每次去京都开会,听着别的省汇报成绩,我这脸上都无光啊。”
“幸亏……幸亏咱们省宁北还出了个红星厂,出了个林默!算是给咱们省,也给我这个局长,撑住了场面!不然,我都没脸去开会了!”
他拿起笔,在报告上签下了“同意”二字,并对赵建国说:“就按林默的想法,以省工办的名义去协调吧。”
“把握好尺度,既要解决实际困难,也要注意团结,不要引起不必要的矛盾。”
“是,局长!您放心,我知道怎么做!”赵建国得了尚方宝剑,精神抖擞地离开了。
同一时间。
西南腹地,绵阳市,电子九厂。
这是一家随着大三线工程检建起来军工企业,主要生产军用通讯设备的零部件。
但是,随着军费削减和订单减少,厂里的日子一天比一天难过。
在厂区边缘一栋斑驳的筒子楼里,二楼的一间宿舍兼办公室内,三十岁出头的工程师陈建军,正眉头紧锁地看着桌上摊开的电路图。
他头发凌乱,眼窝深陷,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旧工装,袖口已经磨出了毛边。
“厂长,您再想想办法!”陈建军的声音带着一丝沙哑和急切,他对面坐着的是同样愁容满面的老厂长。
“我们‘小型化战术跳频电台’项目,已经到了最关键的数字调制解调单元攻关阶段!现在卡在QPSK(四相相移键控)调制器的载波同步和相位模糊消除这个问题上”
“只要有一台像样的矢量信号发生器和逻辑分析仪做测试,我们就有把握突破!可现在……连买基本元器件的钱都批不下来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