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内参文件引起的震动!(2 / 6)
,但是在座的都知道无人机其实作用并不大。”
“且不说这东西容不容易被打下来,它的可靠性,续航能力,采集画面的清晰度,都是大问题。”
“投入大量资源去搞这种不确定的东西,不如多造几门炮,多生产几辆坦克,更实在!”
话音落下,会议室里响起了阵阵附和之声。
大多数老同志都倾向于雷参谋和李参谋的观点。
他们丰富的实战和建军经验,让他们对传统的大炮兵主义,装甲突击力量有着根深蒂固的信仰。
对于报告中描绘的那个依靠信息流动,远程精确打击、无人平台侦察的“未来战场”,他们感到陌生,怀疑,甚至有些本能的排斥。
这仿佛是在否定他们毕生信奉的军事体系。
王军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声音保持平稳:
“雷参谋,李参谋,各位老同志,我理解大家的顾虑,我们绝非否定传统装备和军人意志的重要性。它们过去是,现在是,未来也依然是军队战斗力的基石。”
他试图解释:“但是,世界军事变革的潮流正在涌动。我们提出集成化和信息化,不是要取代大炮和坦克,而是要让它们打得更好,打得更准、打得更狠!”
“就像报告里提到的,通过信息技术,将侦察、指挥、打击单元更紧密地联结起来,缩短从发现到摧毁的时间,提高火力运用的效率和精度。这难道不是对我们现有炮兵、装甲兵力量的极大增强吗?”
他看向雷参谋:“您提到南疆战场,提到火箭炮。”
“没错,红星厂是在研发‘风暴’火箭炮,追求更远的射程、更大的威力,但是他们也在进行信息化的调整。”
“如果‘风暴’能配上更先进的侦察手段和更高效的火控系统,它的打击效果会如何?是不是能更好地支援前线,减少我们战士的伤亡?”
他又看向李参谋:“至于无人机的可靠性和实用性,任何新技术都有一个发展成熟的过程。”
“我们不能因为它现在不完美,就否定它未来的巨大潜力。当年飞机刚发明时,不也被很多人认为是无用的玩具吗?现在呢?”
然而,固有的观念和思维定式并非一朝一夕能够改变。
尽管王军尽力阐述,但他的声音在众多质疑和反对声中,显得有些势单力薄。
对于这些从战火中走来、习惯于眼见为实的老军人来说,林默报告中那些过于超前的概念,如同空中楼阁,缺乏令人信服的现实支撑。
最终,这场关于未来装备发展方向的内部讨论,在并不融洽的气氛中结束。
&nbs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