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给领导们上一课!(3 / 4)
输出、质量控制和市场开拓。
“王局长,孙市长和市里的这个决策,非常有魄力,也极具远见!”林默毫不犹豫地表态,站起来说道“我个人完全赞同!”
“这种深度绑定的合作模式,能够最大程度地调动双方的积极性,形成合力。”
“我们红星厂出技术、出管理、出品牌,市里出场地、出部分设备、协调地方资源,这无疑是最优的合作方案!”
见林默如此爽快地同意,王为民心中一块大石落地,脸上的笑容更加热情:
“太好了!林默同志,我就知道你和我们想到一块去了,那我们就按照这个方向,尽快启动资产评估和合作协议的起草工作!”
大事敲定,办公室里的气氛更加融洽。
两人就合作的细节初步交换了意见后,话题很自然地又回到了如何做大做强这个产业上。
王为民感慨道:“林默同志,不瞒你说,上次听了你关于产业链配套和工业园区的想法,我回去是想了大半宿啊!越想越觉得有道理,越想越觉得前景广阔!”
“再讲讲。”
林默笑了笑,知道这是进一步深化合作的好机会。
他走到办公室那张简陋的白板前,拿起笔,一边画一边继续阐述他更深入的构想:
“王局长,电视机项目,只是一个起点,一个引爆点。”
他在白板中央画了一个圈,写上“电视机”,“围绕它,我们可以立刻着手构建一个初级的配套体系。”
他在这个大圈周围画出几个小圈:
“比如,显像管的玻璃壳,可以找市玻璃厂合作攻关;塑料外壳和旋钮,可以交给塑料制品厂;金属冲压件、底座,机械厂和五金厂都能做。”
“甚至电路板上的某些标准元器件,如果需求量足够大,也可以扶持本地的电子元件厂尝试生产。”
“这就是我之前说的‘专业化协作’,把非核心的环节分散出去,我们牢牢抓住核心技术和总装。”
王为民频频点头,目光紧盯着白板。
林默的笔没有停下,他的思路继续向前延伸:
“而这一切,最终都应该服务于一个更大的目标——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电子工业园区’。”他在白板的上方写下了这几个字。
“这个园区,初期可以以电视机总装和核心部件生产为核心,吸引各类配套企业入驻。”
“但它的未来,绝不仅仅局限于电视机。”
&nb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