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威名远扬!(3 / 4)
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成熟后再全厂推广,关键是透明,所有规则、计算方式、最终结果,都要张榜公布,接受所有人监督。”
“好!要得!就要这个透明!”赵建国一拍桌子,“我看行!就这么干!老何,你觉得呢?”
何建设也被林默这套完整的思路说服了:“我看没问题!是该打破大锅饭了!让能干的、肯干的、干得好的同志真正得到实惠!”
三人又就一些具体细节反复商讨了许久,最终敲定了一个初步的、偏向于激励生产尤其是“红箭-1”项目的奖金试行方案。
赵建国拍板:“就先这么干!出了问题我顶着!只要能把生产搞上去,把质量提上来,让同志们有干劲,这个改革就值得!”
新的奖金方案虽然还没有正式公布,但一些风声已经悄然在厂里传开,工人们私下议论纷纷,充满了期待和好奇。
一种“多干活、干好活就能多拿钱”的潜在意识,开始悄然取代过去那种按部就班的氛围,生产的积极性和效率肉眼可见的提高。
…
就在红星厂内部进行着这场静悄悄的管理变革的同时,“红箭-1”及其核心——HEX高能炸药所带来的冲击波,正以另一种方式向外扩散。
总部根据钱思明院士等专家的报告和建议,在经过严格评估和保密审批后,开始有选择、有限度地将HEX炸药的一些基础性能数据、以及部分经过验证的非核心合成理念,例如林默提出的那种高效催化思路,向少数几个国家重点弹药、火炸药研发单位及配套的军工厂进行了通报和有限的技术交底。
这如同在平静的湖面上投下了一块巨石!
那些国内顶尖的兵工研究所和大型军工厂的专家们,最初看到关于HEX数据的通报时,第一反应几乎都是难以置信和强烈质疑。
“爆速超过9000米/秒?TNT当量比1.6以上?这数据…确定没写错小数点?是宁北那个红星机械厂搞出来的?开玩笑吧!”
“他们哪来的技术储备?这不可能!”
“HEX…HMX…这条路我们也在探索,但工艺极其复杂,成本高昂,距离量产还很遥远…”
然而,当总部专家组的背书和一些间接的证据链逐渐清晰后,质疑变成了巨大的震惊和难以置信的好奇!
一些与红星厂有业务往来或者同属一个工业系统的兄弟单位,开始通过各种渠道打听消息,虽然核心机密被严格保守,但一些边缘信息还是流传开来。
某大型火箭弹制造厂的总工,在得知HEX炸药的惊人威力后,立刻召集技术骨干:
“都看看!这是红星厂搞出来的新炸药!据说用在他们的单兵火箭筒上,破甲深度超过了600毫米!我们的新型反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