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三国演义》,三七分账(2 / 5)

加入书签

bsp;  武松非常随和,问店里要了笔墨,一一签名。

    书店老板听闻武松来了,连忙出来行礼:

    “某是书肆主人李庸,武省元大驾,蓬荜生辉。”

    “李朝奉客气了。”

    朝奉本来是一种官名,后来逐渐用于富豪、店主的尊称。

    称呼李朝奉=称呼李老板。

    “武省元里面请。”

    李庸带路,武松进入书店后院。

    李庸是个商人,但因为卖书,而且是汴梁最大的书商,时常与文人墨客往来。

    所以后院做得十分雅致,墙上挂着书画,架子上摆着书籍。

    坐下后,仆人奉茶。

    两人对坐,李庸说道:

    “武省元的《传习录》别出一格,格物致知之说已经风靡士林,都说武省元是当代大儒。”

    “那些个不认得武省元的,还以为武省元已经年过花甲。”

    武松笑道:“学问须时间磨砺,也须天赋。”

    “我有些许天赋而已,所以醒悟早些。”

    李庸敬佩道:“武省元谦虚了,不到20的年纪,便能有此参悟,已是一代大儒!”

    客套完毕,武松直接说此行目的。

    “李朝奉是汴京最大的书商,我有一本新书,想卖与你。”

    李庸听闻,喜从天降,起身拜道:

    “武省元不弃,小可先行谢过。”

    武松现在是最热门的人,他的书只要刊印,一定大卖。

    《传习录》虽然让他首发,但版权费归国子监,他赚的不多。

    这也是武松不爽的原因,《传习录》卖得那么火,自己却没有赚到钱,一个铜板都没有赚到。

    所以,武松写完《三国演义》,自己找书商出版,收取版权费。

    “不知武省元有何大作?”

    李庸很期待,他以为武松又写了《传习录》那样的书。

    武松从布包里拿出厚厚一沓手稿,放在桌上。

    真的是厚厚一沓。

    三国演义60多万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