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341殿前都点检(3 / 4)
的关內、陇右、剑南、河东、山南西道、黔中五道,都是河东旗帜;
而东边的河南道、山南东道、河北道南方小部,则是朱梁旗帜。
这其中,剑南道群山环绕实为王建所控,黔中道多化外蛮夷,一向是羈縻治之。
晋、梁实力对比,前者稍微占优。
剩下的,则是北境乞答,淮南道杨化源,江南道钱具美。
这三家在此次大战中,基本是打打秋风,敲敲边鼓,没有真正参与。
可以说,天下势力格局,基本已经形成。
此次大战之后,短时间內不会发生太大变化。
所以李翼圣才要登基称帝,掌握名分,分封下属,將本次获得的地盘消化,以筹备下一次大战。
李敏或许也意识到了自己如今正处於风口浪尖,因此几日之后,当李翼圣班师到达华阴附近,他便下了第一道禪位詔书:
“相国晋王,膺期命世,扶危拯溺,自北徂南,东征西怨。致九合於诸侯,决百胜於千里。大庇氓黎,保乂朕躬,系王是赖。德侔造化,功格苍旻,兆庶归心,歷数斯在,屈为人臣,载违天命.”
“.今遵故事,逊於旧邸。宜依前典,趋上尊號,若释重负,感泰兼怀。假手真人,俾除丑逆,济济多士,明知朕意。仍敕有司,凡有表奏,皆不得以闻。“
內容大致就是说,晋王东征西討,功劳莫大,朕和黎民百姓都仰赖您的恩德。
如果继续让您做臣子,那就太委屈了,朕如今禪位给你,是脱下了重担,一身轻鬆。
你们这些臣子,知道我的意思,就不许上表来劝了。
而李翼圣接到詔书,心中自然高兴小皇帝识趣,身边的太保们纷纷下跪劝进。
眾目睽睽,马上答应就显得太急,所以他加快了回京速度的同时,却又乾脆推辞:
“天下重器,王者大统,以德相授,非可力致。”
社稷神器,至尊之位,归於有德之人,不是靠兵马获取。陛下这样做,不是让我背负骂名吗
求著让別人当皇帝,实在是难堪至极,但李敏又有什么办法呢
赶在李翼圣入城之时,又下第二詔:
“咨尔晋王:天命不於常,惟归有德。世失其序,降及朕躬,大乱兹昏,群凶肆逆,宇內顛覆。赖晋王神武,拯兹难於四方,以保绥我宗庙,岂予一人获乂,俾九服实受其赐。”
“今王钦承前绪,光於乃德,恢文武之大业,昭尔考之弘烈。皇灵降瑞,人神告征,诞惟亮采,师锡朕命,敬逊尔位。天之歷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天禄永终。君其祇顺大礼,饗兹万国,以肃承天命。”
宦官尖利的嗓音在校场上迴荡,李敏坐在龙椅上,如坐针毡。
目之所及,皆是杀气腾腾的牙兵牙將,一个个凶神恶煞,成千上万,骇得他心神动摇。
人心似水,之前不过是最后倔强。一旦决定禪位,李敏的心情便走向另一个极端。
哪怕知道三辞三让还没结束,却也忍不住期盼李翼圣就此答应下来,赶紧把这烫屁股的龙椅交出去,换得安稳。
“请陛下收回成命”,李翼圣依旧推辞,並且转身就走,以示绝无眷恋。
然而当晚的庆功宴上,又有新的消息传出。
“帝取宗族世谱检看,世祖皇帝生十四子,晋王父李国昌乃北庭都护李袞之后。”
“帝排世谱,则李翼圣乃帝之叔也。帝大喜,请入偏殿敘叔侄之礼,托以摄政,王欣然受之。”
大秦太宗之父为高祖,自己做了皇帝之后,便追封祖父为世祖皇帝。
李敏翻族谱,“巧合”发现李翼圣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