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1 / 4)

加入书签

第352章

“我们中原有一句古话,识时务者为俊杰。”

“诸位能够幡然醒悟,弃暗投明,既是为自身积德,对百姓来说,也是一件大好事。”

“我家使君已经上奏大秦皇帝,请求设立乌斯藏都护府。”

“届时,各位家族中的青年才俊,都有机会受封品官。”

“以后,大家都是大秦的子民了。”

龙尊王城的王宫,临时行辕所在,李光义高坐主位,对着下方各个家族的领头人物侃侃而谈。

相较于这些胡须茂密、头发斑白的头人,还差一岁满二十的李光义实在有些过分年轻。

但四周投向俊逸少年面庞的眼神,却没有一个敢于露出不敬,反而皆是谦恭、顺从,好似见到猛虎的家禽一般。

因为对方不仅是李使君的近臣心腹,更是活佛的弟弟!

世尊的母亲死后便升上忉利天,目连尊者的母亲不守戒律堕入地狱都能被儿子办法会超度净土。

佛经里都告诉大家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现实当中该怎么做还用多说吗

舔!舔就完了!

“李衙内所言极是,活佛使君到此,开示我等痴愚,实在是三生有幸”

“活佛使君诛杀魔王,还我等朗朗乾坤,功德之大,胜造七级浮屠,实在不知如何报答”

“李衙内,实不相瞒,我膝下有两女,都是志心发愿的比丘尼,她们甘愿侍奉活佛身侧,万望垂怜一二啊”

“我也是!我家中也有八个女儿,不求侍奉活佛,只求侍奉衙内身侧,端茶递水,耳濡目染,承习中原教化.”

“衙内,我家中女儿,熟读诗书,苦无名师,您若愿意调教一二.”

大秦旧制,左右卫将军“于衙内宿“。“衙内“的职位,多由贵族子弟世袭,因此逐渐从宫廷侍卫官职,演变为官僚子弟的泛称。

李光义毕竟是未满二十的少年,听得一个头两个大,连忙打住:

“什么调教,是指教!”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我的婚姻大事,全凭长兄长嫂做主,诸位不要白费心思了!”

“有这点功夫,不如早早将发布的政令执行下去,以求早日沐浴王化。”

“今日就到这里,散了吧!”

说完,不给这些头人攀谈的机会,一溜烟儿跑了,留下一群人扼腕叹息。

“我李家的好男儿,确实是抢手啊。”

王宫最深处的寝殿中,李存孝看见弟弟,忍不住打趣。

以他如今的修为,借助洞天秘境,方圆百里的风吹草动尽在掌控,方才那些人的殷勤自然也看在眼里。

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不识时务阴谋反抗的可以杀,但拼命巴结讨好的人就不能太粗暴。

否则就无法团结人心,政令实施的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会大大增加。

乌斯藏和大秦官话都不通,尽管那些蕃民都把他当成佛祖供着,但是李存孝自己还要炼丹修炼,不可能每次发布政令都亲自出面。

在这些蕃民真正归化之前,留一些地头蛇来辅助处理政务是很有必要的事情。

“大哥就不要取笑我了,我每日忙得脚不沾地,哪有空应付这些蕃人女子。”

李光义发着牢骚,同时也委婉地表示了拒绝的意思。

“好,等日后你清闲下来了,结亲的事,你自己做主。”

李存孝许下承诺,闲聊几句后,兄弟二人又谈到正事。

如何安置乌斯藏的蕃民

头人贵族残暴贪婪不假,但雪山贫瘠也是真。

从前的确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