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2章 沽名钓誉买名声(2 / 2)

加入书签

假装关心民生疾苦。

更有的说,王老六这是在沽名钓誉,借灾情给自己买名声,踩着木主席的名声来邀名。

但对于豫省的官员来说,王老六的这第二封电报就是把他们架在火上烤。

豫省的官员会不知道有灾情吗?他们都知道,但为什么瞒报呢?

这就是官场规矩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现在正值战争期间,上报了灾情后,中央怎么办?

赈灾?要钱,要粮,政府拿得出吗?难!

难办的话,上面的官员会高看你?

你给上面的官员出难题,上面不找你们的麻烦,找谁的麻烦?

不赈灾?那结果就只有一下,下来调查一圈,然后下个结论,是你谎报灾情。

谎报灾情,不办你办谁?

这事左右都不好办,这么一来,整个豫省都很有默契地把事情压下来了。

现在不同了,王老六把这盖子揭开了,把事摊开来说,得罪的豫省官员可不少。

那些豫省出身,在外地的官员跟文人墨客就不一样了,他们的根在豫省,家小都在豫省,这时候可是他们邀名的好时机。

哪管王老六是不是骂了他们,他们只会说骂得好,他们为家乡父老争取利益的时候到了,他们为自己邀名养望的时候到了。

很快,就有文人墨客在报纸上发文章了,说这豫省旱灾的事,接着各豫省出身的官员也开始了串连,家乡受灾了,你不为家乡发声,回去是要被戳脊梁骨的。

随着几篇有名望的人在报纸上一登,一石激起千层浪,豫省的官员也开始反击了。

一边说豫省官员没赈灾,一边说豫省灾情不严重,没必要上报。

反倒是国民中央政府这边没了动静,木主席被人骂得多了,哪里会怕一个土匪的警告,他按部就班的安排人调查豫省的灾情,不急不缓,根本没把王老六的警告当一回事。

王长青等了三天,发现没有一点赈灾的动静,倒是有不少人在想办法说服洪燕,让她去劝王老六。

三天一过,在潽耳的军统特务就发现不对劲了,李师爷在潽耳的府邸人去楼空,再一查,保安三师,保安四师的驻地也空无一人。

潽耳一个明面上属于三铁山头的人都找不到了,军统特务觉得大事不好,赶紧把事情往上报。

而此时,在长安的洪燕,也在密切跟工农党人联系。

在晋西北前线的保安一师,也似乎在撤离防线。

35军的傅司令一个电话打到了军部,质问豫省的灾情是怎么回事,怎么连保安一师都准备撤离防区了?

军情可不比政务,姜校长第一时间就得到了消息。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