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恍惚(1 / 2)

加入书签

次日清晨,胤礽自睡梦中醒来,只觉得头脑不似往日清明,仿佛蒙着一层薄纱,沉甸甸地有些发晕。

他闭目缓了片刻,那阵昏沉感才渐渐退去,只余下些微的倦意。

他并未多想,只当是昨夜未曾睡稳,起身更衣,准备前往乾清宫请安。

早朝过后,胤礽回到毓庆宫,换了一身杏黄色团龙纹的常服,便照例前往乾清宫。

步入殿内,他依礼请安:“儿臣给阿玛请安。”

康熙正批阅奏章,闻声抬头,目光落在胤礽脸上时,眉头瞬间便锁紧了。

他放下朱笔,语气带着不容错辨的担忧:“保成,快起来。朕瞧着你这脸色不对,比昨日更苍白些,可是哪里不舒服?”

他边说边起身,走到胤礽近前,仔细端详。

胤礽直起身,迎上父亲关切的目光,努力让笑容显得轻松些:“劳阿玛挂心,儿臣无事。许是春困未消,只是觉得有些疲累,歇息片刻便好。”

“疲累?”康熙的担忧丝毫未减,反而更甚,“仅是疲累,脸色怎会如此?昨夜可睡得好?早膳用了多少?”

“睡得尚可,早膳也用了一些。”胤礽温声应答,试图宽慰父亲,“阿玛不必过于忧心,儿臣真的并无大碍。”

康熙却丝毫不敢大意。他拉着胤礽的手,触感微凉,心中更是一紧:“你这孩子,从来报喜不报忧!梁九功,把软榻收拾出来!”

“喳!”梁九功连忙指挥小太监将窗下的软榻铺陈得更加柔软舒适。

“去那儿躺着歇歇,”康熙的语气不容拒绝,“朕瞧着你脸色好了才能放心。”

胤礽见推拒不过,只得依言走到软榻边坐下。

康熙亲自跟过来,并未假手他人,而是俯身,动作轻柔却不容置疑地开始检查。

这些年来,为了胤礽自娘胎里带来的弱症,康熙早已不是对医术一窍不通的帝王,寻常的望闻问切也能看出些门道。

他先是仔细看了胤礽的舌苔,颜色淡红,苔薄白,并无异常。

又摸了摸他的额头,温度正常,并不发热。

“手伸出来。”康熙沉声道。

胤礽伸出手腕。康熙的手指搭上他的脉搏,凝神细品。

脉象依旧如太医所言,略显细弱,跳动稍欠力道,是虚症之象,但并无促、结、代等恶脉,节奏也还算均匀。

“可有觉得心悸?”康熙问,目光紧锁着胤礽的眼睛。

胤礽摇头:“并无。”

“胸闷?气短?”

“不曾。”

“头晕?或是眼前发黑?”

“醒来时略有昏沉,此刻已好了。”胤礽如实回答,语气平静。

康熙仔细检查了他的眼睑色泽,又轻轻按压了他的手足,询问是否浮肿或疼痛。

得到的答案都是否定的。

一番检查下来,确实如太医们所言,除了身子骨比常人虚弱些,容易疲累,面色欠佳之外,并无任何急症、重症的明显迹象。

康熙缓缓直起身,眉头却并未舒展。他替胤礽掖了掖盖在身上的薄毯,语气放缓了些,却依旧带着化不开的忧虑:“脉象是虚了些,但确无大碍。只是这总是疲乏无力,终非长久之计。”

他沉吟片刻,对梁九功吩咐道:“去传朕的口谕,让太医院再议个温补调理的方子,要性子最平和、最易吸收的,务必固本培元,缓缓图之。”

“喳。”梁九功领命而去。

康熙重新坐回榻边的椅子上,看着闭目养神的胤礽,那张苍白俊秀的脸在光线下近乎透明。

他心中的不安并未因这次亲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