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九章 老子的刀已经按捺不住了(2 / 3)
。
在18岁以前,李天明都没离开过永河县。
至于海外关系更是扯淡。
李家台子去年死的那个地主李老六据说有个儿子在外面,可是人家走的时候,李天明还没出生呢。
偏偏这小子懂得特别多,像什么专利,还有独家经销权之类的。
如果不是李天明在第一天就选择主动出击的话,说不定海城到现在还没开张呢。
毕竟,酒香也怕巷子深!
那么,李天明到底是经历了什么,才让他有了这么大的变化?
难道真的因为当初未婚妻逃婚,受了刺激?
要是这样的话,王作先都想去谢谢那位叫杜鹃的女同志了。
“天明,你怎么看?”
“接,但也要考虑到我们的生产能力。”
李家台子的工厂目前最大产能也就是八万台了,未来海城要建的电风扇厂有多大的产能,现在还是个未知数。
关键要看配件能否供应得上。
巧媳妇还难为无米之炊呢!
配件的供应量不足,说啥都是白扯。
王作先点上一根烟,他也没料到这里面的麻烦事居然这么多。
他不是搞经济的出身,把握一下大方向还行,细节上,难免会考虑不周。
李天明观察着王作先的反应,又试探着说了一句。
“或者……我们也可以把订单分给其他厂一部分。”
卢源闻言急道:“天明同志,这怎么能行,刚刚王长江……”
“卢局长,已经签了合同的当然不行,没有把自家的米倒进别家缸的道理,我说的是……接下来咱们可以先谈好,然后再把订单推给他们。”
全国一盘棋的大环境之下,对外确实存在一定程度的竞争关系,但是,关起门来,还是要团结协作。
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这可不仅仅是一句口号!
卢源还要再说话,却被王作先挥手打断了。
“老卢,不要意气用事,天明说得对,这是为国家赚取外汇,我们确实要维护自身的利益,但也不能有私心!”
王作先也意识到自己方才确实冲动了。
“就按天明说的办,一些量不大的订单咱们直接吃下,一些量大的订单……让出去。”
王作先做了决定,其他人也不好再说什么了。
“不过,咱们也要抓紧时间提升产能,天明,你估计以后这款五叶电风扇的需求量会不会越来越大?”
这是肯定的。
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会随之提升。
电风扇又不是什么奢侈品,不要说国外了,就是国内的需求量也会变大。
到时候别说1o万台,就算是1oo万台,也不是啥新鲜事。
王作先可没李天明那么大的心,要是能维持住现在的销量,再有所提升,他就心满意足了。
但产能是必须提升的,没有看着外汇不赚的道理。
还有就是……
电饭煲!
目前只拿下了中野商社的一万台订单,这点儿量,李家台子就能独立完成。
王作先在为电饭煲愁,李天明也是一样。
明明电饭煲才是他准备的大杀器,可现在却遭受了冷遇。
难道外国人都不吃米饭吗?
这几天,李天明在接待外商的时候,也在极力推荐,可却好像完全没人感兴趣。
王作先没主动提起,他不想给李天明增加压力。
转天,广交会照常进行。
有了前面几天的铺垫,即便海城的展区偏僻,还是有不少外商特意绕到这边谈合作。
可目的这就是五叶电风扇。
“天明同志,还要继续煮饭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