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将祖庭打造为旅游胜地的想法没有获得成功(2 / 3)

加入书签

寥。叶青云又让玄机子道长每月初一、十五举办 “道家讲经会”,免费为村民、外来者讲解《道德经》,还提供药圃的草药为百姓治病。初一那天,来了二十多个邻村村民,玄机子道长在无为堂讲 “上善若水”,村民们听得入迷,可当叶青云问他们 “是否愿意介绍亲友来朝觐” 时,一个中年汉子叹了口气:“道长讲得好,祖庭也灵,可俺们村好多人都要靠种地、砍柴糊口,每天忙得脚不沾地,哪有时间来啊?就算有时间,去县城买些粮食都要走半天,来这里更是难。”

叶青云终于明白,阻碍朝觐者前来的,不仅是人均收入低,还有交通不便带来的 “时间成本”。大夏朝的百姓大多靠体力谋生,一天不干活就可能断了生计,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花费在往返祖庭的路上;而那些有闲钱、闲时间的权贵、富商,又嫌弃山路难行,不愿屈尊前来。

“叶大哥,要不咱们先修条好走的路?” 耶律娟看着泥泞的山路,“用水泥铺路,又平整又耐用,要是能把从县城到祖庭的路修通,肯定能方便不少人来朝觐。”

叶青云摇摇头,修水泥路需要大量水泥、人力,吴家村目前的水泥主要供应朝廷和耶律部落的大辽城,根本没有多余的产能;而且修路需要耗费数月时间,短期内难以见效。“咱们得先解决‘没钱’‘没路’的核心问题。” 叶青云坐在百草亭的石凳上,看着药圃里的草药,“一方面,咱们继续扩大‘凝月晶’、水泥的生意,赚更多的钱,以后有能力修路;另一方面,咱们先吸引周边府城、县城的权贵、富商,他们有马车、有随从,不怕路难走,只要他们来了,就能带动其他人前来。”

他立刻让翠花在悦来楼举办 “祖庭朝觐宴”,邀请县城、青州府的权贵、富商参加,席间不仅展示祖庭的画像,还赠送用 “凝月晶” 制作的小摆件,邀请他们下月初一前来祖庭参加 “祈福大典”,承诺 “凡前来朝觐者,祖庭免费提供食宿、香火”。

初一那天,果然有五位县城的富商、两位青州府的权贵带着随从赶来。叶青云亲自在山门前迎接,带着他们参观三清圣殿、老君阁,玄机子道长为他们诵经祈福,还赠送了药圃的灵芝。“叶首领,这祖庭果然名不虚传,尤其是那老君阁,站在上面能看到整个山谷,真是仙境啊!” 青州府的刘富商站在老君阁的观景台上,赞叹不已。

“刘老爷要是喜欢,以后可以常来。” 叶青云笑着说,“咱们正在计划改进周边的驿站,以后您再来,路上也能舒服些。”

可即便如此,权贵、富商的朝觐也只是偶尔为之,大多人只是来了一次,就因为 “路远”“耗时” 不再前来。叶青云站在山门前,望着空荡荡的神道,心里虽有失落,却也明白 —— 大夏朝的朝觐之路,注定漫长。

“叶施主,不必强求。” 玄机子道长走到叶青云身边,手里拿着一卷《道德经》,“道家讲究‘顺势而为’,如今百姓困苦、交通不便,强求朝觐者前来,反而违背了道法。咱们只需守着祖庭,为周边百姓祈福、治病,待日后天下太平、百姓富足,自然会有人前来。”

叶青云接过《道德经》,指尖划过 “道法自然” 四个字,心里渐渐平静下来。他看着眼前的祖庭,看着忙碌的村民,忽然明白 —— 祖庭的意义,不仅在于吸引天下信徒,更在于守护吴家村的安宁,传承道家的智慧。就算没有太多外来朝觐者,只要祖庭能为村民带来心灵的慰藉,能让道家文化在这片土地上扎根,就已经实现了它的价值。

“道长说得对,是我太急于求成了。” 叶青云笑了笑,“咱们先把祖庭打理好,把村里的日子过好,等以后大夏朝太平了,路修好了,自然会有更多人来朝觐。”

当天下午,叶青云让人在祖庭的山门前立了一块石碑,上面刻着 “道法自然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