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秋月庵遇苏月(1 / 3)
大夏 173 年春分第十九日午后,阳光渐渐褪去了正午的炽烈,转为柔和的暖金色。叶青云一行策马疾驰在通往青龙城的官道上,马蹄声密集如鼓,卷起的尘土在身后拉出长长的灰线 —— 自离开程武家的小村庄后,他们便加快了行程,只想尽早抵达青龙城,与张武暮汇合。
袁七勒住马,抹了把额角的汗,高声道:“首领,前面好像有座山!咱们跑了大半天,马儿都快累垮了,不如找个地方歇脚,等天黑了再走?”
叶青云抬头望去,只见东南方向矗立着一座不大的山丘,山丘不算陡峭,却覆盖着茂密的松柏,远远望去,像是一块墨绿色的翡翠。山丘顶端隐约可见一座庙宇的飞檐,在夕阳下泛着淡淡的木质光泽。“走,去看看!说不定那庙里能借宿一晚。”
一行人催马前行,不多时便来到山丘脚下。顺着蜿蜒的石阶往上走,一座古朴的古庙出现在眼前 —— 庙宇不大,青砖灰瓦,门楣上挂着一块褪色的木牌匾,上面刻着三个苍劲的篆字:秋月庵。牌匾两侧挂着一副对联,左侧是 “秋扫落叶无踪影”,右侧是 “月半星稀一点寒”,字迹清瘦,透着一股清冷孤绝的意境。
“原来是座尼姑庵。” 段有鹏皱了皱眉,“咱们都是男客,怕是不方便进去借宿。”
玄机子走上前,对着庵门行了一个道家拱手礼,朗声道:“贫道玄机子,携友人途经此地,天色已晚,想向庵中师父借宿一晚,还望行个方便。”
庵门 “吱呀” 一声打开,一个穿着灰色僧衣的小沙弥探出头来,约莫七八岁,圆圆的脸蛋,手里捧着一个木鱼:“师父说了,庵中皆是女尼,不便收留男客。不过庵外有片空场,可供各位停马车歇脚,若是不嫌弃,还能给各位送些热水和干粮。”
玄机子点点头:“多谢小师父,我们不嫌弃。”
小沙弥转身进去,不多时便领着几个比丘尼出来,手里提着热水壶和装着馒头的竹篮,将东西放在空场的石桌上,又指了指旁边的树荫:“各位若是累了,可以在树荫下休息,夜里风大,记得盖些东西。”
叶青云连忙道谢,众人将马车停在空场中央,内卫们捡来枯枝,生起一小堆火,用来取暖和热干粮。晚饭很简单,就是庵里送来的馒头和咸菜,就着热水,却也吃得香甜。小白狐蹲在叶青云怀里,啃着他递来的碎肉干,眼睛时不时瞟向庵门,像是对这座清冷的庵堂充满好奇。
入夜后,山丘上的风果然大了起来,吹得松柏 “沙沙” 作响,夹杂着几声虫鸣,更显幽静。众人各自在马车里或树荫下休息,段有鹏安排了两名内卫守夜,防备意外。叶青云躺在马车里,怀里的小白狐早已睡熟,他望着车窗外的星空,想起这一路的经历,从徐家集的狼患,到三石镇的断案,再到遇到程武,心中感慨万千,不知不觉也沉沉睡去。一夜无话,唯有风声相伴。
次日清晨,薄雾笼罩着山丘,空气里带着露水的清甜。玄机子早早起身,整理好衣袍,对叶青云说:“我去拜见庵中主持,讨教几句佛法,你们先收拾一下,咱们吃过早饭再启程。”
叶青云点点头,玄机子便朝着庵门走去,小沙弥早已在门口等候,领着他进了庵堂。这一去,便到了正午时分,太阳升到半空,薄雾散去,阳光洒在空场上,暖洋洋的。众人正收拾着行李,准备出发,却见庵门打开,玄机子和一位身穿褐色僧袍的老尼走了出来,老尼身后还跟着一个年轻女子。
老尼约莫六十多岁,头发花白,却精神矍铄,眼神温和而深邃,正是秋月庵的主持。她对着叶青云一行人合掌行礼:“各位施主,贫尼慧静,多谢各位昨日对小徒们的客气。”
叶青云连忙回礼:“主持客气了,是我们打扰了。”
慧静主持笑着指了指身后的年轻女子:“这位是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