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吴家堡账房(4 / 5)
把刀,余铁多少”“盐场月产盐六千斤,运到青运城卖,每斤盐赚五文钱,运费每月两百文,问每月能赚多少文”;最后让他们记一笔简单的流水账,看是否条理清晰。
第一个考核的是个六十多岁的老账房,姓陈,以前在青龙城的商铺做过二十多年账房,战乱后躲到吴家堡附近的陈家村。陈老账房拿起笔,很快算出算术题,字迹工整,流水账记得条理分明,耶律娟看了,满意地点头:“陈老丈,您明天就可以来上班,主要负责核对各产业的流水账。”
陈老账房激动得连连拱手:“多谢叶夫人!多谢叶夫人!俺还以为老了没用了,没想到还能为吴家堡做事!”
接下来又考核了几个人,最终选出了五个合适的:陈老账房负责核对流水,两个三十多岁的汉子(以前是商户伙计,懂珠算)负责记录产业账,两个十五六岁的少年(学堂里算术最好的学生)负责整理便签、抄写账目。
袁七看着选好的五个人,又跟他们约法三章:“你们记住,账房的事都是机密,不准跟外人说,包括你们的家人;银库的钥匙只有叶夫人有,不准你们私自靠近银库;每天的账目要当天结清,不准拖延、不准涂改,要是出了差错,轻则扣薪,重则赶出吴家堡,还要追究责任!”
五人齐声应道:“记住了!”
第二天一早,五个新账房就到西跨院上班。耶律娟先带他们熟悉账房的布局:“这边是产业账柜,分铁矿、盐场、冶铁、商驿、军需,每本账都要标注日期;这边是流水账桌,每天早上各产业会送流水账来,陈老丈负责核对,核对完交给这两位大哥记账;这两位小哥负责把便签上的临时记录抄到正式账本上,抄完后把便签收好,不准丢失。”
她又教他们使用珠算、辨认账本符号:“‘入’代表收入,‘出’代表支出,‘余’代表库存,每一笔都要写清楚,不准简写;珠算要从右往左算,个位、十位、百位要分清,算完后要再核对一遍,确保没错。”
五个新账房学得很认真,陈老账房经验丰富,很快就上手核对流水;两个汉子珠算快,记录产业账又准又快;两个少年虽然年纪小,但细心认真,整理便签、抄写账目没出一点差错。
耶律娟看着他们忙碌的身影,终于能喘口气。以前她每天要从早忙到晚,现在有了帮手,上午就能核对完流水账,下午跟陈老账房一起汇总总账,晚上不用再熬夜,还能有时间陪叶青云散步、看孩子们读书。
叶青云看着耶律娟眼底的青黑渐渐消退,脸上重新有了笑容,心中满是欣慰。他对袁七说:“还是你这主意好,既解决了人手问题,又放心可靠。以后要多留意,要是还有合适的人,再招募几个,让账房的人手更充足些。”
袁七笑着说:“放心吧首领!俺会盯着的!现在账房有人帮忙,夫人轻松了,您也不用再担心夫人累坏了,咱们就能专心应对外面的事了!”
五、账房有序效率提,家堡安宁心自安
自从账房添了人手,西跨院的氛围也变了。以前只有耶律娟一个人的身影,现在多了陈老账房的咳嗽声、珠算的 “噼啪” 声、少年抄写的 “沙沙” 声,却不显得杂乱,反而透着一股有序的忙碌。
陈老账房每天早上都会提前半个时辰到账房,把当天要核对的流水账整理好,按产业分类,核对时遇到疑问,就用红笔标注,等耶律娟来后一起讨论。有一次,他发现铁矿的损耗账比预期多了五百斤,立刻标注出来,耶律娟查看后,发现是冶铁厂的熔炉出了问题,及时让工匠检修,避免了后续更大的损耗。
两个汉子负责记录产业账,每天下午把各产业的收入、支出、库存记好,用珠算汇总,再交给耶律娟核对。他们珠算快,以前耶律娟记一本产业账要一个时辰,现在他们半个时辰就能记好,还不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