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收购棉花(2 / 3)
队员,指挥村民们把白叠堆放在棚子里,堆得整整齐齐,还在每堆白叠上贴了标签,注明哪个村子、谁家的,防止弄错。
“张老三,你这车白叠一百二十斤,按每车五十文算,给你五十文!” 记账的伙计高声喊道,一边把铜钱递给张老三。张老三接过铜钱,笑得合不拢嘴:“没想到这没用的白叠还能卖钱!谢谢你们啊!我家里还有些,下午再运过来!”
收购工作进展得异常顺利。村民们积极性很高,每天天不亮就开始运白叠,直到天黑才肯回家。袁七怕村民们累着,特意让厨房的伙计在院子里支起大锅,每天中午煮玉米粥、蒸红薯,免费给村民们吃。村民们吃得暖和,干活更有劲头了,有的甚至把亲戚朋友都叫来帮忙,就为了多赚点工钱。
与此同时,运输车队也在昼夜不停地忙碌。赵虎从附近的镇上雇了二十辆马车,每辆马车能装两垛白叠,来回一趟需要三天时间 —— 第一天从高昌出发,第二天抵达吴家堡,第三天再返回高昌。车夫们也愿意加班加点,毕竟袁七给的工钱比平时高两倍,还管吃管住。
“袁主事,这是今天收的白叠,一共十五车,已经装上车了,马上就能出发!” 赵虎走进院子,擦了擦额头的汗 —— 虽然是冬天,可来回指挥搬运,还是出了一身汗。袁七点点头,看着院子里堆得越来越高的白叠,心里满是踏实:“辛苦你了!让车夫们路上小心,雪天路滑,别着急,安全第一。”
时间一天天过去,转眼就到了正月十五。这半个月里,袁七和赵虎收购的白叠越来越多,运输车队也跑了五趟,一共运输了三百车白叠,把高昌五个村子的白叠都收购一空 —— 有的村民甚至把明年留着引火的白叠都卖了,就为了能多赚点银子。
正月十六那天,最后一辆运输白叠的马车驶离高昌,袁七看着空荡荡的院子,心里却很满足。他找到赵老汉和木老,拿出早就准备好的契约,笑着说:“老丈,这次多亏了你们帮忙,我们才能顺利收购这么多白叠。我们想跟高昌的村民们签订长期契约 —— 明年秋天白叠成熟后,我们还来收购,价格还是每垛五十文,要是行情好,还能再涨;我们还会派工匠来,教村民们怎么更好地储存白叠,防止腐烂。”
赵老汉接过契约,虽然不识字,却听木老念得清清楚楚。他激动得眼泪都快流出来了:“你们真是好人啊!不仅帮我们把没用的白叠变成了银子,还愿意跟我们长期合作!我们高昌人,以后再也不用愁白叠没人要了!”
木老也跟着说:“是啊!有了这个契约,我们明年就能多种些白叠,多赚点银子,给孩子们买新衣服、新鞋子!”
袁七让赵老汉和木老在契约上按了手印,又给他们各送了一坛桃山白酒和十斤牛肉干,作为感谢。随后,他又对赵虎说:“这个院子位置好,又宽敞,咱们把它买下来吧!花不了多少钱,开春后修葺一下,既能当仓库,又能当咱们在高昌的落脚点 —— 以后来收购白叠,或者跟村民们联系,都方便。”
赵虎立刻点头:“袁主事说得对!我这就去找院子的主人,跟他商量买下院子的事。” 院子的主人是个常年在外经商的商人,早就想把院子卖掉,听说袁七愿意买,很快就赶了过来,双方以五十两银子的价格成交,当场签订了买卖契约。
正月十八那天,袁七和赵虎带着队员,准备返回吴家堡。赵老汉和木老带着村民们,一直送到村口的老槐树下,手里还拿着自家种的红枣、核桃,非要塞给袁七他们:“你们要是明年再来,一定要提前说,我们给你们准备好饭菜!”
袁七接过红枣,笑着说:“一定!明年秋天,我们还来收白叠,到时候还要麻烦你们帮忙!”
马车缓缓驶离高昌,袁七坐在马车上,看着窗外渐渐远去的村落,心里满是期待。这次高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