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高昌白叠(2 / 4)

加入书签

要么是薄皮毛的,前者冷,后者沉。可这棉花,它的绒絮又软又轻,填进衣服里,做成棉袄,比麻絮暖和十倍,还不硌人;织成布,做成棉被,盖着又轻又暖,睡觉都能睡得安稳!”

他顿了顿,又指着棉花的方向:“不仅如此,它的籽能榨油,叫棉籽油,能吃也能点灯;连它的秆子,都能用来烧火或者做肥料!高昌人把它用来烧火,简直是暴殄天物!咱们要是能把这棉花利用起来,以后吴家堡的人过冬,再也不用受冻了!”

这话一出,耶律夫人和王五都激动得说不出话来。他们冬天都受过麻絮棉衣的罪 —— 耶律夫人的贴身丫鬟,去年冬天就因为穿的棉衣太硬,背上磨出了血泡;王五手下的内卫,巡逻时穿的麻絮棉袄不保暖,冻得手都握不住刀。要是真像叶青云说的,棉花能做又软又暖的衣服,那可是解决了吴家堡的大难题!

“快!快去找运输队的人!” 叶青云的声音都有些发颤,“问问他们这‘白叠’是从哪里弄来的,带了多少回来,还有没有更多!”

伙计们不敢耽搁,撒腿就往运输队队员的家里跑。大年初一,运输队的队员们刚和家人团聚,正围坐在桌前吃着热腾腾的饺子,听说首领找他们问 “白绒絮” 的事,都一头雾水,赶紧放下碗筷,跟着伙计往中枢府赶。

带头的运输队队长叫赵虎,是个身材魁梧的汉子,一进庭院就看到叶青云手里的棉花,立刻恍然大悟:“首领,您说的是这东西啊!这是我们从高昌地界带回来的‘白叠’,当地人都叫它‘没用的绒壳’,除了烧火引灶,啥用没有!”

“高昌?你们怎么会带这东西回来?” 叶青云追问,手里的棉花攥得更紧了。

赵虎挠了挠头,不好意思地笑了:“大年前几天,我们从西域运货回来,走到高昌城南的木家村,天快黑了,想找地方做饭。可我们带的引火绒用完了,就问村里的人有没有能引火的东西。一个叫木老的村民,就指了指田埂上晒的‘白叠’,说这东西绒多,一点就着,还不要钱。我们看它确实蓬松,就花了五十文钱,买了一车,装在最后一辆车上,沿途做饭都用它引火,确实好用,一点就着,还没什么烟。”

他顿了顿,又说:“回到吴家堡后,我们急着回家跟家人团聚,就把车辆都码在西边的货场,那车没用完的‘白叠’也卸在货场的角落,想着等年后要是还需要引火的,就再用,要是不需要,就扔了或者分给村民烧火。没想到这东西竟让首领这么看重!”

“扔了?” 袁七一听就急了,上前一步抓住赵虎的胳膊,“那车‘白叠’现在还在货场吗?有没有被人动过?快带我们去看看!”

赵虎被袁七的反应吓了一跳,连忙点头:“在!肯定在!我们卸车的时候特意堆在货场最里面,用帆布盖着,没人会动!我这就带你们去!”

一行人急匆匆地往货场赶。货场在吴家堡的西侧,平日里堆放着从各地运来的物资,此时大部分车辆都码放得整整齐齐,盖着厚厚的帆布,只有最里面的角落,堆着一堆半人高的东西,帆布被风吹开一角,露出里面雪白的绒壳 —— 正是叶青云手里的棉花!

叶青云快步走过去,掀开帆布,一股干燥的草木香扑面而来。堆里的 “白叠” 都带着干枯的外壳,有的壳已经裂开,露出里面饱满的绒絮,风一吹,绒絮飘出来,落在雪地上,像撒了一把碎雪。他蹲下身子,剥开一个完整的 “白叠” 壳,里面的绒絮比他刚才捡到的更厚实,雪白蓬松,攥在手里轻轻的,却能感觉到明显的暖意。

“就是它!这就是棉花!” 叶青云站起身,声音里满是激动,“你们看这绒絮,多软多细!咱们把它收集起来,挑干净里面的碎壳,填进棉衣里试试,保证比麻絮暖和!”

耶律夫人也蹲下身子,剥开一个 “白叠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