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都乐访贤研军药(3 / 4)
”
“行军散?” 孙大夫眼睛一亮,身体微微前倾,“这个想法好!我以前在古籍里见过类似的急救方,比如《千金方》里的‘诸葛行军散’,能治中暑、腹痛,只是配方有些复杂,而且针对行军的需求不够周全。你具体说说,这行军散需要应对哪些症状?”
“主要是三种:一是中暑,士兵在烈日下行军,容易头晕、恶心、四肢无力;二是腹泻,行军时饮食不规律,喝了不干净的水,容易闹肚子;三是外伤感染,打仗时难免受伤,伤口容易化脓,需要能消炎的药材。” 叶青云仔细解释,“而且这药要方便携带,最好是粉末状,用瓷瓶就能装,温水送服或外敷都能用。”
孙大夫拿出一本泛黄的《千金方》,翻开其中一页,指着上面的配方说:“你看这个‘诸葛行军散’,里面有麝香、冰片、雄黄、硼砂,能开窍醒神、清热解暑,但是麝香太贵,行军时用不起;雄黄有毒,长期用对身体不好。咱们得调整配方,用便宜却有效的药材替代。”
他沉思片刻,起身走到药柜前,拿出几个药包,放在诊桌上:“你看,藿香能解暑祛湿,治恶心呕吐;薄荷能清热利咽,缓解头晕;白术、茯苓能健脾止泻,治腹泻;黄连、黄芩能清热解毒,外敷能消炎;再加点甘草,调和药性,还能让药味不那么苦。这些药材都是常用的,便宜好买,而且药性温和,不会伤身体。”
玄机子凑上前,看着药包里的药材,点头道:“孙大夫选的这些药材,性味归经都很合宜 —— 藿香性温,薄荷性凉,一温一凉能平衡;白术、茯苓性平,健脾不燥;黄连、黄芩性寒,清热不寒,再用甘草调和,确实是稳妥的配方。”
“道长也懂医理?” 孙大夫有些惊讶,随即笑道,“那就更好了,咱们一起琢磨琢磨剂量。”
三人围坐在诊桌前,开始讨论剂量 —— 藿香要多放些,三钱为宜,能主打解暑;薄荷一钱就够,多了会刺激肠胃;白术二钱、茯苓二钱,健脾止泻的力道刚好;黄连五分、黄芩五分,太少没效果,太多太苦;甘草一钱,调和所有药材。
孙大夫还特意提到:“药材要研磨成细粉,越细越好,这样容易溶解,药效吸收快。外敷时,用温水调成糊状,敷在伤口上,能消炎止痛。另外,保存的时候要注意防潮,用瓷瓶密封,放在干燥的地方,能放三个月不坏。”
为了验证配方,孙大夫当即让伙计抓来药材,在医馆的研磨房里,将药材一一研磨成粉,然后按比例混合均匀。不多时,一小包棕黄色的粉末就做好了,孙大夫倒出一点,用温水调和,递给叶青云:“你尝尝,味道不算太苦,士兵们应该能接受。”
叶青云尝了一口,确实只有淡淡的药味,带着一丝甘草的甜,点头道:“这个味道很好,比我想象中好多了。”
孙大夫又拿出几个小瓷瓶,将行军散分装进去,递给叶青云:“这几包你拿着,回去试试,若是觉得哪里需要调整,再来找我。另外,我把配方写下来,你可以照着配方批量制作,给你的随从或士兵用。”
他拿起毛笔,在宣纸上写下详细的配方和用法:“藿香三钱、薄荷一钱、白术二钱、茯苓二钱、黄连五分、黄芩五分、甘草一钱,共研细末,每服一钱,温水送服,治中暑、腹泻;外敷时,取适量粉末,温水调敷,治外伤感染。”
四、修书赠药济军民
从济世堂出来,叶青云手里握着装有行军散的瓷瓶,心中满是激动 —— 有了这个方子,以后部队行军或随从出行,再也不用担心急症无法应对了。玄机子看着他的模样,笑着说:“这次拜访,倒是意外收获,孙大夫不仅是良医,还是个热心人。”
“是啊,回去后我就修书给肖亲王和吴家堡,把行军散的配方和用法告诉他们,让更多人能用上。” 叶青云道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