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一只跃出井底,窥见明月的青蛙(2 / 4)
积分,以及自由属性点,这种显而易见的能看出差异的收获,以及反馈本场轮回者在任务中的表现的数据。
【培养序列】的各项标准和收益则是全面不透明的‘黑箱’。
众多轮回者只能通过自己的经历和交流揣测一二,试图利用这种机制任务中攫取更多的收益。
在自己只是个袁忠礼口中的不折不扣的任务世界土著,那时还是临时追随者的自己,就被他当成了测试这项‘机制’的实验品。
因而,廖林对这项口中袁忠礼称呼为【培养序列】的部分机制有所了解,据说所有的空间都有一套评估轮回者的机制。
以势力更大,各项培养体系非常完善,可用任务世界更多的轮回空间举例,传言该空间采用的【培养序列】评估方式是较为温和的,且变更【培养序列】所需的评估周期较长。
当然,评估的各项数据也是和主神空间一样不透明的。
因而在轮回空间,想要凭借一次任务就起飞,实在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可能要稳定发挥数次任务,【培养序列】才会有所提升。
同时,轮回空间的前两次任务,任务世界的收益上限很低。
旨在让轮回者适应,同时测试和进一步评估轮回者,因而大部分轮回者基本捞不到什么太大的好处。
即便是像之前陈诚那种短板很少,还有一项突出技能的轮回者,也很难在前两次任务榨出超标的收益,拉开非常大的差距。
不愿意呆在轮回空间,被主神空间的邀请函这种东西蛊惑,最后选择叛逃到主神空间的也有。
经过数次任务,一些初始【培养序列】不高,但后天努力改命的人不在少数。
但主神空间采用的是一种更激进更快速的评估模式。
——
廖林推测,主神空间评估轮回者【培养序列】的周期非常短,像不间断地pk一样,任务世界的每一次任务都会进行评估,进行小幅调整。
如同他在本场任务中,大胆地选择了鬼杀队路线,再偷袭杀死‘柱’跳反,这种大幅改变阵营对抗中实力差距的行为,就是极大的加分项。
他认为如果能在一场任务中专注完成数次这样可能改变原本剧情的行为,而不是猎杀轮回者,那自己的【培养序列】就会不断攀升。
反之,如果一直消极战斗,即便初始编号是a,【培养序列】的倾斜度很高,两次任务世界下来【培养序列】就会快速滑落到泥潭中。
主神空间的【培养序列】升上去很困难,要像自己一样付出巨大的努力,但滑落下去可很轻松。
【培养序列】越高,主神空间的任务奖励中,就更容易出现与自身的天赋、特质、技能契合度更高的奖励。
像廖林,就通过本场任务获取了自己非常渴望的,能掠夺敌人天赋的一次性遗物【决斗者的名单】。
至于其他人,明显是接触不到这种秘闻的蠢货,居然在淘汰了一些弱者之后,就投鼠忌器,只做有把握的任务,最后选择回归。这些人,在廖林看来是完完全全的庸才,还是不努力的庸才,连成为自己【决斗者的名单】的【血腥决斗】进行掠夺天赋的对象都不配。
主神空间可是勇敢者的天堂,懦弱者的地狱。
方义这个未完全发育的天才,才配成为自己鸿运齐天路的一部分。
对于这位疑似是a开头编号的轮回者,廖林做了十足的情报收集。
这位长相俊美,同时与数位‘柱’关系良好的剑士,经过自己那次轮回者交流会得到的情报来看,他大概率是通过【中途加入】的机制进来的,那么对方的实力肯定不会弱。
对方能以完完全全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