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4章 谋求退路,出海诸事(2 / 2)

加入书签

己关在了屋中,开始思索出海一事有何纰漏。

独坐良久后,曹操决定抽出三千精兵和一千匹良种战马来,这些人将不会参与同袁谭的大决战。

曹操的想法是就算兵马全都打光了,这三千精兵也足够他在倭岛东山再起了。

这些兵马基本都是从曹操、曹洪、曹纯、夏侯渊等人的亲兵营中抽调的,其忠诚度毋庸置疑。

至于这些人愿不愿意背井离乡,此事曹操现在也摸不准,只能等到时候再说了。

……

有一说一,曹老板的谋略和手段确实举世罕见,只可惜有些事不是凭着个人能力便能改变的。

刘煜这个挂壁先知先觉,提前布局,曹老板想要凭着一己之力翻盘,几乎没什么可能。

五子良将、顶级谋士全被刘煜给挖残了,外加开局不顺、发育较为缓慢,曹老板根本没什么翻盘点可言。

面对这种情况,曹老板肯定是力有不逮,想要翻盘,除非把“开局一个碗”的那位给找来,或是让“大魔导师”复活。

其他人打这种局,基本没什么希望,天选之子哪那么容易出现?

天选之子真要满大街都是,那古代的朝代更迭会比原本频繁数倍乃至数十倍。

……

待敲定了出海的相关事宜后,曹操便开始全力备战,准备直接将袁谭给干废。

虽然曹老板打不过刘煜,但对付区区一个袁谭,肯定是不成问题的。

无论是比谋略手段、人才质量还是单兵战力,袁谭都不是曹老板的对手。

所以曹老板对这场战斗并不是很担心,与即将到来的大战相比,曹老板显然对出海一事更为上心。

其核心逻辑就是打袁谭怎么打都能赢,但出海未必会一帆风顺,虽然曹操把出海一事尽数交托给了法正,但他在大战之余,还是得在这上面多上点心。

……

曹操一声令下,整个兖州如同一台战争机器般轰然运转起来。

辅兵、民夫齐齐上阵,各司其职的筹备着战时所需的器械和粮草。

一边做着准备工作,曹操一边亲笔写了封战书,跟袁谭约定在山阳决一死战。

写完战书以后,曹操并未派人直接将战书送出, 而是选择了隐而不发。

眼下兖州军的战备、粮草等都不曾筹集完毕,怎么也得等准备的差不多了再去送战书。

否则袁谭要是想着先下手为强直接打过来,那曹老板便会陷入被动,这将不利于战局的正常开展。

至于战书的内容,自然是什么难听挑什么的说,事情发展到这份上,二人的结局注定是不死不休了,如此还指望曹老板嘴里能有什么好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