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考校亮逊,宗太公为本谋(5 / 6)

加入书签

行,这便是郑平应对“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盛衰洪流的对策核心。

    回到临淄城,郑平来见刘备,将荀谌入局一事以及荀攸有投效之意告知刘备。

    刘备闻言大喜:“荀谌入局,即便救不了伯圭兄,也能救下伯圭兄的家眷,公达先生替我反说了荀谌,亦是大功。”

    “既然公达先生要来,我又岂能不在桃园备酒静候!”

    自从沮授去了扬州、田丰去了徐州后,刘备就深感军政诸事的决断,十分头疼。

    郑平在的时候,还能询问郑平;郑平不在的时候,刘备只能自己去想。

    可刘备总是会在青州的一些重要军政大事上迟疑不决,这不仅影响了效率,也让刘备办公署内的文书积压越来越多。

    郑平虽然名义上还是青州别驾,但郑平的职责重心早就已经转移了。

    往日里青州别驾府的文书及相应审批权限,都已经直接归属到了刘备手中。

    郑平更多的时间,是在策谋大势,助刘备统辖三州的人力、物力、财力,而非将精力放在青州的军政诸事上。

    荀攸若来,刘备就轻松了。

    刘备目光灼灼,脑海中已经预演了倒履相迎、把臂同游、桃园品酒、促膝长谈、抵足而眠、织席编鞋、委以重任等一系列的求贤技巧了。

    郑平没有惊扰刘备的沉思,而是返回了郑氏别院。

    如今已经是兴平元年六月,刘备的长女刘奕已经能奶声奶气的喊一声“显谋阿叔”了。

    而郑平跟孔素也成婚一年了。

    不过郑平成婚之后不久,就一直在谋划徐扬而州。

    这一年,郑平跟孔素聚少离多。

    对于结发之妻,郑平多少也是有些愧疚的。

    孔素远离了父母孤身跟着郑平来到这临淄城,而郑平又忙于国家大事疏于儿女情长。

    然,这乱世之中,能活下来已经是极为不易。

    哪怕郑平能谋全局,这每日里也少有空暇的时候。

    即便是静坐垂钓,郑平脑中想的也是如何提防袁绍曹操等人的算计,以及如何去算计袁绍曹操等人。

    以天地为棋盘,众生为棋子,只求早一日助刘备匡扶汉室、定鼎天下。

    看着欢喜雀跃、眼中没有半点儿埋怨和责怪、正匆忙的将饭菜端上桌子的孔素,郑平的眼中闪过一丝柔情。

    常言道,家和万事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