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大赏特赏,刘备得青徐扬(5 / 6)

加入书签

伪帝。”

    “至于洛阳凋敝少粮食,这不难,不论是豫州、兖州、青州,都会将粮食运往洛阳。”

    “只要天子到了洛阳,迁都入许县就更容易了。”

    “兖州和青州都毗邻冀州,一旦发生战事,天子就立于危墙之下,而许县却能让天子安稳如山。”

    “届时,不论张邈还是刘备是否同意,天子都会选择许县!”

    荀彧定下了让天子迁都的战略,郭嘉则是根据人心揣测了各方势力的反应。

    两者相辅相成,让曹操对这迁都之略有了更清晰完整的认知。

    荀彧亦是佩服道:“奉孝明悉人心,若有刘备相助,迁都之事,必然可成!”

    毛阶也建言道:“明公去了长安,可逐一拜访长安公卿百官。这些人中,肯定还有想要东归的。”

    “只要附议的人多了,即便张邈想要反对,也无法阻止大势。”

    荀彧猛然想起:“倒是我疏忽了,明公去了长安,可先造访钟元常,有钟元常相助,可让明公更了解长安的局势。”

    曹操大喜:“我对钟元常慕名许久了,此去长安,定然要去造访。”

    当即。

    曹操跟众谋士商议了细节后,决定跟着张超去长安。

    同时,曹操又遣人快马加鞭去青州,邀刘备上书奏请刘协迁都回洛阳。

    临淄城。

    初春三月天,刘备再次身体力行,带领临淄城士民积极参与春耕。

    郑平在淮陵城尚未返回,诸葛亮则是拉着刘晔以及改名为陆逊的义弟跟着刘备一起下地耕田。

    这临淄城尚未及冠的少年俊杰中,论才智以诸葛亮、刘晔和陆逊为首。

    刘晔年龄最大,诸葛亮次之,陆逊最幼。

    诸葛亮不是第一次跟着刘备参与春耕了,刘晔和陆逊则是初次。

    堂堂一个青州牧,亲自下地耕种,这耕种的手法还娴熟无比,这让刘晔和陆逊颇为惊讶。

    大部分的官员下地,都是做做样子,别说娴熟了,会驱牛犁地就不错了。

    同为汉室宗亲,刘晔对刘备的仁德信义,日渐钦佩。

    刘备对刘晔也颇为欣赏。

    毕竟是刘氏宗亲,又是少年俊杰,刘备自然会多几分青睐。

    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