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长安易主,刘协的疑心病(2 / 6)

加入书签

nbsp;   当然,这个死力的前提是吕布不会兵败。

    只要吕布不兵败,刘协就安然无恙。

    但若是吕布兵败,抛弃刘协也是转瞬间的事。

    吕布得了好处,自然也没忘记张邈和陈宫,于是道:“陛下,臣只谙武事,对这治理国家一窍不通。”

    “陈留太守张邈,东郡郡丞陈宫,皆是当世少有的俊杰,这次臣能入关救陛下,张邈和陈宫二人,功不可没。”

    “臣以为,可赐封张邈为司徒,录尚书事,陈宫为尚书令,协助张邈执掌政事,统率百官,恢复关中民生。”

    “待关中稳定,陛下可亲率臣、东出虎牢,荡灭乱臣逆贼。”

    “天下一统后,以陛下之功,定可青史留名,成中兴之主。”

    吕布这番话,提前跟张邈和陈宫合计过,此时说出来,令刘协十分受用。

    张邈和陈宫都认为,要想在长安立足,不被长安的公卿谗言排斥,就一定要让刘协有掌权的快感。

    若跟董卓、李傕一样,只顾着挟持天子,擅自发布皇命,会让刘协反感愤怒,最终也会步董卓、李傕后尘。

    因此,张邈和陈宫让吕布在话术上进行一些细微的主次变化。

    比如,吕布主动提出只管军不管政;吕布替刘协东出虎牢,改成刘协亲率吕布东出虎牢;又云刘协之功,可以青史留名、成中兴之主。

    刘协是不可能真的亲征的,但这样一说,刘协就会有一种强烈的参与感,有一种掌权的快感。

    这种尊重,让刘协内心感叹不已:“温侯有如此大功,却不似董卓、李傕专权,反而替朕设想,真乃我大汉第一忠臣。”

    朝中公卿百官,亦是纷纷惊愕的看向吕布,仿佛第一次认识吕布一般。

    这是要,还政于刘协?

    真的假的啊?

    对于刘协而言,吕布、张邈、陈宫,是勤王有功的忠臣。

    但对于朝中公卿百官而言,大部分人心中想的是“又来一个董卓、李傕,一丘之貉罢了。”

    结果,吕布却展现出了与众不同的一面。

    被赐封“建威大将军,持节,掌天下兵马”,竟然主动提出不管政事!

    “这吕布,怎会有如此心计?”

    “难道他就不怕王司徒之事重演,再次被张邈陈宫架空兵权?”

    “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