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豫州事变,曹操陶谦结怨(2 / 6)

加入书签

sp;  刘普对刘晔的这桩分析,大为震撼。

    利弊权衡、大势掌控、人心揣度,刘晔都远超同龄人。

    “阿晔实乃我阜陵王一脉麒麟儿,倘若留在淮南受袁术戕害,岂不是让我阜陵王一脉断了传承。”

    “家业虽大,但也得有人继承,否则也只是一潭死水无人问津。”

    想到这里,刘普仔细权衡了利弊,道:“阿晔,明日我就遣人送你去青州吧。”

    “以你的天赋,定然能通过临淄城官学的考核,拜入康成公门下。”

    “阿涣之才不及你半分,就跟我留在淮南守住祖辈传来的家业。”

    刘晔顿时愣住:“父亲,我——”

    刘普却是打断了刘晔的话,道:“阿晔,你有天赋,有大志,作为父亲,我会助你求学扬名。”

    “但我亦是你祖父之子,你祖父留下来的基业,我不可能说舍弃就舍弃。”

    “你兄长既无济世之才,那就留在淮南守好祖辈留下来的家业就可以了。”

    “袁术虽然蛮横,但我还是有应对之策的,至少保住性命不难。”

    “不必多言!明日你先去淮阳祭祖,然后走广陵北上青州。”

    刘晔暗叹一声,也知道让家族迁徙这种事,太过于天真了,只能应诺道:“孩儿谨遵父亲之命!”

    翩翩少年入青州,刘晔不是淮南的个例。

    袁术在淮南横征暴敛,百姓苦,士族豪强亦是苦。

    因此,青州的消息在淮南散布后,不少有识的士族,皆派遣了族中的俊杰少年入青州。

    既是避祸,也是想求一个前程。

    临淄城的官学,那可是天下名仕郑玄出任的文学。

    而青州执掌实权的第二号人物,就是郑玄的次子郑平。

    若是能得到郑玄的赏识,由普通的学生变成门生,那大家多多少少都是有同门情谊的。

    同门有难,又岂能不助?

    没有人是傻瓜。

    虽然扬州多有袁氏的门生故吏,但跟着袁术受苦的不少,这谋退路的自然也不止庐江周氏一家。

    时光荏苒。

    光阴似箭。

    到了十二月。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