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以帝为虎,二虎竞食之计(4 / 7)
而逐渐被磨灭。
居安不思危,如何能平定天下?
甚至于,董卓已经无聊到放纵西凉兵在关中屠杀旧族。
又修建郿邬,将抢来的粮食都存放在郿邬中。
种种行径,都是在转攻为守。
如此不思进取,有违卢植的初衷。
因此,当刘备传讯说传国玉玺在刘虞处、而袁绍和公孙瓒又软禁了刘虞的时候。
卢植就猜到了郑平的用意。
袁绍早就有拥立刘虞称帝的想法,但因为刘虞不肯答应,袁绍也无可奈何。
拥立其他宗室王又没有足够的大义。
但传国玉玺,却给了大义。
受命于天,得传国玉玺,就意味着得到了上天认可。
袁绍必然受不了这个诱惑!
得了玉玺的袁绍和公孙瓒,拥立新天子称帝,就成了必然!
当天下有两个天子时,谁怂谁输。
因此。
在王允提出“诱之以利”的计策时,卢植故意加了一个“慑之以威”。
公孙瓒是卢植的门生。
对于这个门生的个性,卢植是很清楚的。
典型的吃软不吃硬。
越是震慑,越容易激怒公孙瓒!
公孙瓒一怒,这想法就会匪夷所思。
王允笃信公孙瓒会权衡利弊、趋利避害。
但王允却不知,对于公孙瓒这样的边塞武将而言,面子比权衡利弊、趋利避害更重要!
不“慑之以威”,公孙瓒会去权衡利弊、趋利避害。
可董卓要炫耀武力,炫耀长安天子的皇命权威,公孙瓒就不可能忍得了!
促使公孙瓒拥立新君,固然会影响长安天子的权威。
但同样,也会促使董卓挥兵东进,以征战来维护长安天子的权威。
如郑平断言的一样。
董卓赢了,天子的威望增加。
董卓输了,那就趁机除掉董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