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刘备重义,易侯统领四州(3 / 6)

加入书签

p; 但如郑平分析的一样,刘备亲自去介入幽州事只会适得其反,会让公孙瓒拥立新天子的决心更坚定。

    而让董卓介入就不一样了。

    董卓能安然的在长安静观关东之变,就是因为董卓有天子在手。

    挟天子以令天下,这是董卓能在关中安稳的原因。

    但现在,公孙瓒和袁绍得了传国玉玺,哪怕刘虞不愿意,公孙瓒和袁绍也能拥立其他的刘氏宗室王称帝。

    反正都是傀儡,拥立谁都一样。

    只不过,大司马刘虞是最佳选择!

    拥立刘虞,可以让幽州各势力更容易臣服。

    除非有把握在拥立其他宗室王称帝后,可以轻易让幽州各势力臣服,否则公孙瓒只会以刘虞的名义号令幽州,而不会立即拥立天子。

    而这个时间差,就是董卓介入的机会。

    “回到最初的问题来。”郑平目光灼灼:“倘若公孙将军邀使君一起共立新君,使君会如何抉择?”

    刘备的眼神,不似最初的复杂、迟疑,语气也变得坚定:“长安的天子,是灵帝血脉。既然天子还存在,拥立新君自然是有违天理道义的。”

    “青州只会拥护长安的天子,不承认第二个天子!”

    刘备已经想通了。

    公孙瓒已经犯下大错,想救公孙瓒,青州就不能支持公孙瓒拥立新君。

    哪怕这个抉择会让公孙瓒恼怒!

    但这是刘备唯一能保全公孙瓒性命的方式了。

    一旦公孙瓒真的为了拥立新天子而不顾一切,即便刘备再想保全公孙瓒,也是无能为力的。

    “使君英明。”郑平适时称赞了一声。

    刘备无奈一叹:“显谋,我知道你其实是很不愿意献策的。”

    “伯圭兄将沮公弃之不用,已经犯了用人大忌了。”

    “这今后,不会再有真正的大才贤士投效伯圭兄了。”

    “但我以前在涿郡织席贩履时,受过伯圭兄不少恩惠,在卢师门下求学时,伯圭兄亦对我多有帮助。”

    “人不能忘本,也不能忘义。”

    “自古忠义两难全,但我希望能在忠于汉室的同时,尽可能的维护跟伯圭兄之间的情义。”

    “让显谋费心了!”

   &n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