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出使青州,此诏事关重大(5 / 6)

加入书签

; “即便勤王之计真的失败了,老夫也不会选择跟董贼同流合污。”

    “你有如此本事,却选择了最愚忠的方式,可惜,可悲。”

    董卓出现在洛阳,卢植和孙坚的兵力变得捉襟见肘。

    两人商议后,选择了暂时退守太谷关和成皋关,一面养精蓄锐,一面增调兵力粮草。

    为了避免走成皋关被董卓军发现,携带圣旨的刘和来到了太谷关见孙坚,要走太谷关出洛阳折道去幽州。

    孙坚见刘和有圣旨,于是遣人先送刘和去见袁术。

    袁术一见圣旨,瞬间就开心了。

    出兵讨董,袁术一直都犯愁没有刘协的圣旨在,将来即便诛杀董卓成功也容易被中伤。

    但现在有了圣旨,袁术就可以放开手脚了。

    “刘侍中,此去幽州路途遥远,倘若中途将圣旨给遗失了,岂不是坏了陛下大计?”

    “不如你就留在鲁阳,然后致书给大司马,让大司马派遣骑兵来鲁阳会盟如何?”

    “西凉军战骑骁勇,若无幽州铁骑相助,我们也难以击败董卓。”

    袁术言语“真诚”,仿佛真的是希望刘虞来会盟似的。

    “后将军不如借我一支兵马,护送圣旨入幽州如何?”刘和不傻。

    这圣旨若是在袁术手中,那讨董的功劳是袁术的还是自家父亲的?

    但袁术显然比刘和更奸诈,犯愁道:“刘侍中啊,孙刺史一直在催我增兵,可这鲁阳的兵大抵都是新兵,如何能抵挡董卓的西凉骁骑?”

    “刘侍中难道要为了一己私利,而坏国家大事吗?”

    刘和顿时没了理由。

    无奈之下,刘和只能给刘虞写信,让刘虞率兵南下跟袁术汇合。

    “袁术竟然扣押了天子使者,得立即通知使君和显谋兄。”得知消息的华缉,再次遣人向青州传递消息。

    自邺城返回青州后,刘备和郑平就一直在忙于青州的春耕。

    今年的春耕尤为重要!

    不仅要劝诸郡国的士民百姓及时进行春耕准备,还要组织大量的流民进行开荒屯田。

    屯田其实不是一个仁政。

    屯田的流民本质上其实是一群农奴。

    何时耕种何时吃饭何时睡觉,都有严格的法令要求。

 &nbs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