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量才而用,磨灭祢衡傲气(4 / 6)

加入书签

    邓旭点头:“先生说,祢衡自负狂才,所以就写了四首诗给祢衡点评。”

    诗?

    赵瑞更是惊讶。

    虽然看不惯祢衡的傲慢,但赵瑞对祢衡的辞藻水平是相当推崇的。

    祢衡是恃才傲物,并非是金玉其表。

    然而,正是因为赵瑞知道祢衡有才华,心中才惊讶。

    能让一向自恃文采辞藻的祢衡,谦称晚生,这郑平的诗到底有多精妙?

    内屋。

    郑平将今日来求官的士子名单,一一进行了标注。

    仅仅只是治理一县,这般县来求官的士子,已经足够用了。

    郑平不要求这些士子能有多大的政绩,只需要这些士子能严格的去执行刘备下达的政令即可。

    而这些士子中,让郑平能眼前一亮的,则是祢衡了。

    祢衡虽然恃才傲物,但却是真有才的。

    不过祢衡的才能并非是牧守一方、治民安民,也不是位列公卿、决策国家大事。

    祢衡的才能,在于文书!

    在做文书方面的事,孰轻孰重、孰疏孰亲,祢衡都处理得很恰当。

    祢衡是个善于写公务文书的奇才!

    例如要出榜安民,祢衡可以将这榜文写得让看榜文的士子百姓心情愉快、挑不出半点儿毛病。

    若是要上奏上官,祢衡也能将文书内容的轻重缓急安排得明明白白的。

    只不过这样的奇才,偏偏管不住自己的嘴。

    明明可以写出高情商的公文,但一旦跟人辩论,往往就变成了低情商。

    以诗赠祢衡,并非郑平心血来潮。

    早在高唐县的时候,郑平就已经想好了如何善用祢衡的才能。

    在文书的水平上,祢衡是可以跟陈琳分庭抗礼的。

    刘备这个平原相,毕竟只是试守,是陈纪让出来的,没有得到朝廷的正式册封。

    即便今后刘备被推举成了青州刺史,同样只能是伪职。

    不论理由如何充分,刘备的位置都是名不正言不顺的。

    因此,郑平需要一个能言善辩、又善于公务文书的奇才,来专门负责撰写文书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