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8章 襄阳事变一(1 / 3)

加入书签

襄阳城,一条僻静的小巷子。

一个青衫年轻人正缓步前行,正是后世人称的“老谋子”

司马懿。

他昂挺胸,漫不经心地欣赏着周围的景色,一副翩翩公子模样。

来到了一家颇为考究的酒楼,慢悠悠踱步上了二楼雅间,选了个靠窗位置安然落座。

修长手指轻叩桌面,三长两短,节奏分明。

不多时,几位儒生模样的人陆续进了雅间。

他们都是一身儒生打扮,风尘仆仆。

显然是连夜赶路而来,正是出自司马徽鹿门的亲信弟子。

司马懿客气地招呼几人落座,并让人奉上了热腾腾的香茗。

“石广元已入南郡临沮任职县令,崔州平不日将领夷陵……”

一名蓝衣儒生压低声音,将鹿门山部分学子进入官场的事禀报道。

司马懿静静地转动着手中茶杯,目光落在了杯中逐渐舒展的茶叶上。

这些事,其实他早已经知晓。

随即,司马懿的唇角泛起一抹若有若无的笑意。

他缓缓说道:“告诉他们,凡事不必急于求成……”

他的声音极轻,却字字如钉,直指人心。

当夜,襄阳城南一处僻静院落。

摇曳的昏黄油灯下,司马懿独坐书房,修长的手指轻抚一卷文书。

其上密密麻麻记载着荆州各郡县粮仓位置、兵力布防、要道关隘等。

事无巨细,尽在他的掌握之中。

窗外,飘来的寒风中夹杂着几许桂花香气,透露出几分诡谲的宁谧。

忽然,烛焰微晃,一道黑影从门口悄然而入。

来人身穿一袭夜行黑衣,面覆玄巾,一副神秘莫测的样子。

唯有那双眸子精光四射,透露出他的精明能干。

来人低声禀报道:“主公,蔡瑁近日频繁调动私兵,怕是要对刘备动手了。”

司马懿微微抬眼,眸光如刀,看向来人道:“嗯,说详细些。”

“属下打探到,蔡瑁将以巡防为名,亲率三千私兵突袭州牧府。

其弟蔡中、蔡和与张允率水军响应,攻打刘备城外大营。

蒯良与庞德公等则联络城内荆襄豪强,内外呼应,同时难。”

来人顿了顿,补充道:“蔡府后院假山之下藏有密室,内储兵器甲胄,数量惊人。”

司马懿唇角微扬,狭长的马脸勾勒出了一丝冷冽的笑意。

他缓缓起身,慢慢踱步到了窗前。

明亮的月光洒落在他肩头,让他清瘦的脸庞半明半暗,竟然是那样的森然可怖。

“好一招‘里应外合’,哼哼。”

他喃喃低语,语气平静得近乎残忍。

司马懿侧头看向来人,不紧不慢地说道:“你继续监视蔡府,务必探明其举事之期。

稍有风吹草动,立即来报于吾。”

来人抱拳应了一声“诺”

,随即身形一缩,如鬼魅般消失于夜色之中……

次日清晨,司马懿整衣束冠,前往州牧府。

他一袭素色长袍,宽大衣袂在晨风中轻轻拂动,好一副翩翩佳公子的样子。

就在州牧府门前,司马懿恰好遇到了正欲离去的徐庶。

后者神色憔悴,双目微红,显然彻夜未眠。

“懿,见过元直兄。”

司马懿拱手一礼,姿态恭敬自然。

徐庶微微颔,目光在他脸上停留了片刻。

终究只是轻轻一叹,转身而去,那高大的背影在寒风中竟然是那样的萧瑟……

州牧府书房,刘备正在批阅着公文,案几上的文书堆积如山。

其中一封公文,赫然是江东水军大都督周瑜联合豫章郡曹操与朝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