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武都战役带来的并州新形势变化(2 / 3)
剩下的两万铁骑进驻了九原城,这个战国时期赵国北方的军事重镇。
由于王莽篡国,西汉覆灭,这些边塞之地防御力大大降低。
而这个时候的匈奴却逐渐强大了起来,不断地从阴山南下,侵扰九原城。
迫使百姓不断南逃,让这个一度兴盛的北方重镇逐渐萧条了下来。
刘昆之所以选择进驻九原县,是因为他知道这里蕴藏着丰富的煤铁资源,是后世着名的“包钢”
所在。
雁门郡的钢铁厂已经无法满足种花部落日益强盛的需求,并且距离太过遥远。
所以,再建一个钢铁厂对于如今的种花部落来说,迫在眉睫。
当然,光靠一个钢铁厂还远远不够。
酿酒厂、造纸厂、香皂厂都要在这里开分厂,他要把这里变成一个东汉末年的重大工业区。
雁门钢铁厂厂长李老实带着技术骨干,来到了九原城。
很快,他就在附近找到了比雁门矿区更优秀的铁矿。
铁矿一般都和煤矿伴生,李老实一行人又在相距不远的地方现了一个大型的露天煤矿。
华夏内蒙古的广袤草原下,煤铁的储藏量无比丰富,跃居全国位。
数日之后,几个巨大的营地拔地而起,分别是钢铁厂、酿酒厂、造纸厂、香皂厂。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一万多名鲜卑俘虏,除了三千人在虎跳峡制盐厂劳作外,其余将近一万的人都被送到了这里。
他们将从事繁重的劳作,为种花部落开采煤炭、铁矿,并进厂做工,美其名曰“劳动改造”
。
为了给这些鲜卑人一个活着的希望,刘昆以种花部落圣主布日古德的身份,假仁假义地与每一个鲜卑人签订了契约。
约定五年之后,无条件还他们自由。
届时是去是留,皆由他们自己决定。
并且,在这里干活是有工分可的。
拿到的工分可以兑换一定量价美物廉的生活物资,如酒、肉、衣物等。
五年之后,如果他们想留下,就是钢铁厂的终身职工,可以将家属接过来。
这一连串的举措,果然牵动了所有的鲜卑人的心。
布日古德哇,可是人们传说中的“天神”
。
不但在种花部落鼎鼎大名,而且众多的鲜卑人都听闻了他的传奇。
以往或许还有怀疑,但自从这一战之后,这些鲜卑人都对传言深信不疑。
他们纷纷跪伏在地,高呼:“伟大的布日古德万年!
万万年!”
但刘昆并非慈善家,他也规定了连坐法。
给所有的鲜卑人每人一个身份木牌,上面有独一无二的编号,出入厂区、矿区都要凭借这个木牌。
而且一百人为一组,一人叛逃,其他人都要被斩。
这一残酷的举措,果然有效地震慑了鲜卑俘虏中一些居心叵测之人。
为了活命,大家都是互相监督,极少有人叛逃。
刘昆在制定工分的时候,就耍了一个心眼。
他们每日赚取的工分,不能转让,只能在九原这些工厂内消费。
实行定量消费,但足够生活。
消费不高,而且价美物廉。
五年之后,离开时只能携带一定量的食物和物品。
这就是刘昆妥妥的阳谋,让人无法拒绝。
这样,绝大多数人都存下了大量的工分,足够他们带领全家以后在九原城过上好日子了。
果然,五年之后,除了极少数人被释放后一去不回之外。
几乎所有的鲜卑俘虏都选择将家人接了过来,留在九原。
如今阴山附近的鲜卑人部落都与种花部落争先交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