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狼首衔医典籍铸魂(2 / 3)
学中的真气运转原理融入讨论,烛火摇曳间,思想的火花如同锻造坊里飞溅的火星,照亮了满室典籍。
看着少年因兴奋而泛红的脸庞,云逸知道时机已到。他故意沉吟片刻,指尖摩挲着《医门法律》的封皮,缓缓开口:“明杰,你有没有想过,我们平日里探讨的医道,就像散落在江湖各处的珍珠,虽璀璨夺目,却缺少一条能将它们串联起来的丝线?”
少年立刻来了精神,狼毫在砚台里蘸满墨汁:“丝线?您是说......”
云逸轻轻翻开桌上的《太平圣惠方》,书页间飘落几片干枯的银杏叶:“我们总在谈论某味药、某个方,却从未想过将这些知识构建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你看——”他抽出另一本《武经总要》,将两本书页交错摆放,“医学讲气血运行,武学也讲经脉贯通;药理讲究相生相克,功法修炼同样存在相辅相成。若能将这些零散的智慧,编成一套既能传承理论,又能指导实践的系统学问......”
刘明杰的眼睛越发明亮,他突然抓起一张草笺,飞快地记录起来:“这样一来,就算弟子资质参差不齐,也能按部就班地学习!可具体该如何搭建这个体系?从哪里入手?”
云逸望着少年急切的模样,仿佛看到了天刀门未来的希望。他起身走到书架前,取下一卷陈旧的《天刀门残卷》,泛黄的纸页上,依稀可见当年门主手书的“传承”二字:“就从我们最熟悉的开始——将医道的根基,扎进武学的土壤里。”
刘明杰猛地抬起头,烛火在他琥珀色的瞳孔里跳跃,映得眼中的惊喜愈发明亮:“你的意思是,让我修书立传,把自己的医术和心得记录下来,这样就能让更多人学到?”他的声音不自觉拔高,藏青丝带随着动作轻轻晃动,扫过案头散落的草药标本。
云逸神色变得格外郑重,指尖轻轻叩击着案上的《医圣遗卷》,封皮上斑驳的墨迹仿佛诉说着岁月的沧桑:“这只是其中一点。”他的目光望向跳动的烛火,思绪却飘向江湖中那些令人痛心的过往,“你可曾听闻,江南名医陆九渊为了炼制续命丹药,竟暗中抓捕流民试药?还有塞北的‘毒医’赫连山,用活人做蛊虫实验……”他顿了顿,声音低沉如暮鼓,“医道本是济世救人的仁术,可当医者失了本心,这双手既能托起生命,也能成为杀人的利器。”
少年的脸色渐渐凝重,手中的狼毫在宣纸上洇出一团墨渍。云逸上前一步,烛光照亮他眼中的坚定:“所以我们传授医术,天赋固然重要,但人品才是根基。一个医者若没有悲悯之心,医术越高,危害越大。”他伸手翻开《医门法律》,泛黄的书页间夹着半片干枯的白芷,“挑选弟子时,需观察他们对待病患的态度、面对诱惑的抉择,甚至日常待人接物的细节。这不是一朝一夕能看清的,必须经过长时间的考验。”
“为了更好地观察弟子,也为了让他们循序渐进地学习,我们应当分阶段地教授医术。”云逸拿起案头的白玉镇纸,在地图上依次划过几个关键位置,“先让他们在义诊所里照顾贫苦百姓,体会医者的责任;再进入医庐学习药理与诊断;最后跟随师父出诊,积累实战经验。如此,才能培养出真正德才兼备的医者。”他的声音里饱含期许,仿佛已经看到未来天刀门医庐里,弟子们悬壶济世的身影。
&nbs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