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5章 轮到明朝了(1 / 4)

加入书签

【扯远了,回到努尔哈赤受伤的问题上来,

有人还提出了,根据努尔哈赤那段时间表现出来的一些易怒啊之类的现象,很符合铅中毒的症状。

因为被铅子弹击中后,铅元素会渗透进入人体内,并且如果是没有及时取出,那渗透量还会增大很多很多。

在当代就有因为玩猎枪不慎走火,导致霰弹铅子打入身体数十枚,虽然经过医生抢救,很快将铅子取出,但还是出现了铅中毒的现象。

而在古代,那绝对是没有现代这种医术的,真要是被打中了,铅子残留在体内的情况,更容易出现。

而根据茅元仪的记录,那个时期明军在觉华岛储存了几十万斤的火药和铅子。

再加上明军的大炮可以发射开花弹和霰弹一类的炮弹。

因此,有人推测,努尔哈赤大概率可能是被霰弹或者开花弹给溅射到了,也有可能是被火绳枪之类的轻武器给打中了,至于实心弹,那就没可能了,因为被这玩意打中,基本直接完犊子。

总之不管怎么说,大多数学者更认可努尔哈赤确实有被袁崇焕击伤。】

...

“朕猜,肯定是这些建奴觉得被炮击重伤不好听,所以说成是病死的。”

汉高祖刘邦嘿嘿一笑。

...

【接下来,咱们开始盘点明朝皇帝的正史和野史的死法。

首先,关于南明并没有官方的正统史书,清朝并没有给南明单独修史书。

因此南明的许多史料,官方一点的就是清朝修的《明史》和只是誊录,完成后“因为没地方放”所以烧了原版明实录以及一千多万份明朝档案的《明实录》里面的一些零散传记和片段。

不过也有明朝遗臣,学子等等,私修的史书或者一些传记零散的留下来,但这些所谓的野史也并不一定就不比正史正。

到了清朝灭亡之后,有史学家钱海岳参考了3700多本书,历时四十年,从国府时期,一直到新华夏时期才终于修成了《南明史》

再到当代又有史学家顾诚,结合现代史学方法加上多重印证法再修《南明史》,其书籍内容更加严谨,经得起多方考验,是当代研究南明史的第一选择。】

...

“没地方放,嗯!”

汉高祖刘邦淡淡的说了一句,结果就上了天幕。

...

清朝,康熙,雍正等等皇帝顿时又黑了脸。

...

【因而关于南明四帝的死法,说起来并没有严格的正史和野史之分,更没有像清朝那样出现野到上天的说法。

关于四帝的结局,此前的视频也有提到过,现在总结一下。

前面为较多学者认可的说法,证据比较有力,括号内为其他死法,当然也并非就一定为假,只是认可的学者相对较少。

1,弘光帝朱由崧,活40岁,被俘虏后,次年被清廷以谋反罪名,连带潞王朱常淓、荆王朱慈煃、德王朱由栎、衡王朱由棷等人以及“南太子案”王之明总共十七人被于菜市口斩杀。

(另外还有在北京被秘密毒杀,押解途中自缢身亡。)

2,隆武帝朱聿键,活45岁。

被俘后绝食而亡。

(也有自缢身亡和被清军俘虏后射杀或斩首的说法。)

3,绍武帝朱聿鐭,活43岁。

被俘后自缢而死。

(也有被俘后拒绝下跪被李成栋斩首,自焚于广州府衙和被乱兵杀死的说法)

4,永历帝朱由榔,活40岁。

被缅甸王出卖献给了吴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