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册立皇储(1 / 3)
制科考试结束后不久,久经考量的司马光抱着可能会“英勇就义”
的决心给赵祯上了一道奏疏。
他在奏疏里说,眼下国家最急迫的事就是立储,大臣们为了自己的利益现在都不敢说这事,可他既然受了皇恩就得挺身而出,哪怕要因此而被剁成肉酱他也要说。
司马光不但上了奏疏,而且还请求面圣当面奏请立储之事,而赵祯也竟然同意了。
之前宰相韩琦等人由于工作上的原因每天都会跟赵祯见面,但赵祯与他们几乎没有言语上的交流,最多就是点点头嗯嗯两声而已,可这次司马光在陈述了自己的奏请后,赵祯却是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
就在司马光以为自己这回又要被赵祯给玩耍一番的时候,皇帝陛下极其开恩地居然开口说话了。
赵祯对司马光说道:“难道如今之计真的只有在宗室子弟里面选一个人出来立为皇嗣吗?哎,你也别害怕,你说的这些都是忠臣之言,只是其他人都不敢跟朕说罢了。
既然如此,那这事你就叫中书省去办吧!”
赵祯终于在这件事情上松口了,这就是说他接受了自己没法再生下儿子的残酷现实,而且他也清楚自己的身体状况,如果他不在自己大限之前确立好皇位接班人的问题,那么他的罪孽可就不止身后无子这一项了。
按说司马光应该为此而兴奋得原地成仙,此前那么多大臣都没做到的事被他做到了,这是何等荣耀之事?对于未来的皇帝而言,这又是何等的功劳?可是,司马光这时却对赵祯说道:“此事绝不可由臣向宰相转达,而是需由陛下亲自跟宰相等人下旨!”
赵祯点头表示同意和理解,司马光随后又给赵祯汇报了江淮地区的盐政,最后才去中书省汇报工作。
韩琦问他刚才都跟赵祯说了什么,司马光也不想隐瞒此事,他回道:“所言皆关系宗庙和社稷的千秋安危。”
司马光说得隐晦,但韩琦无疑是能够听懂的。
此事看上去应该很快就能办妥了,只要赵祯第二天在见到韩琦之后把这事当面一说就大功告成了,可让韩琦百思不得其解的是,连着好些天过去了,赵祯竟然对此事只字不提,一切就好像司马光那天的话完全就是在欺骗他。
身为宰相,韩琦的身份决定了他不适合主动提这事,要不然他很有可能就此下野。
要知道如今的韩琦可不是当初的那个屠龙少年了,他把自己的名位看得高于一切。
在各种猜测和怀疑之中,韩琦担心司马光等人可能在暗中密谋避开中书省独霸立储之功。
韩琦也知道司马光这人看上去老实但实际上一点也不老实,于是他找到与司马光交厚的御史陈洙并对其说了很有深意的一番话:“听说你和司马光最近一直在建议陛下立储,这种事你们应该和我们中书省商量着办,你们哪天要是再上奏疏请求立储,切莫擅自行动!”
韩琦点名要求陈洙将此话转达给司马光,直到这时司马光才知道原来赵祯竟然一直没有跟韩琦提立储的事,这不就证明他那天的话都白说了吗?看来赵祯还真的跟他老爸赵恒一样,前脚答应的事后脚转身就忘。
司马光觉得自己必须再次出马才行,虽然韩琦已经明确表示希望司马光能在此事上先向他请示然后再行动,可内心的骄傲丝毫不输于王安石的司马光岂会在做事的时候受制于人。
这年的九月,司马光再次给赵祯上疏:“臣上次请求陛下立储已经过去好些天了,不知为何怎么一点动静也没有?难道说陛下还在精挑细选?或者说有人在挑拨陛下不要立储?陛下你也不年轻了,这事应该早做决定了,其实陛下也不是要马上就选人立为储君,你只需选一宗室子弟为皇嗣就行,这样也可安天下人之心。
等到哪天如果有皇子降世,陛下再把他送回去就是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