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相府丑闻(2 / 4)
个草菅人命的命案竟如此结案,稍微有点良知的人都无法接受和忍受。
最先弹劾陈执中的赵拚自然不甘心此事就这样了事,他再次上疏弹劾陈执中,这一次他详细罗列了陈执中的八项大罪,分别是:不学无术、措置颠倒、引用邪佞、招延卜祝、私仇嫌隙、排斥良善、很愎任情、家声狼籍。
这八项大罪概括起来大体如下:陈执中不但没有真才实学,而且还不懂朝廷法度,在他担任宰相以来,他竟然前后任命了七位翰林学士,此乃宋朝前所未有的荒谬之举。
其次,陈执中在任用官员时往往以朝廷官爵对他人私相授受,此举实乃笼络人心进而结党营私。
再者,陈执中不但无德无能,就连他的幕僚都没有一人可堪称当世才俊,如此还能指望他能治理好这个国家吗?此外,陈执中在位期间先后罢黜了多位言官,他以此清除异己但却让陛下落得个专断拒谏的恶名。
更为人所非议的是,陈执中家财万贯且府中妻妾婢女成群,但他对待自己的宗族子弟却视若路人,即便是穷得揭不开锅也不对其予以救济。
赵拚最劲爆的一个爆料则是他又收集到了陈执中家里的另外两件丑闻:一个名叫海棠的婢女因为遭到小妾张氏的殴打和折辱竟上吊自杀,另外还有一名婢女被张氏剪去头并予以杖责,这个婢女最后也是因为不堪受辱而上吊自杀。
关键的是,加上迎儿之死,陈府在一个月内已是连续生了三起婢女死亡的命案。
也就是说,这些事情很有可能只是冰山一角,陈府这些年里还不知道有多少类似的事件。
最后,赵拚言辞恳切对赵祯说道:“愿陛下为社稷生灵计,正执中之罪,早赐降黜!”
为了把陈执中赶下台,御史台这边的言官可谓是不遗余力,可让人没想到的是,同属言官系统的谏院这一次却站在了御史台的对立面。
知谏院范镇就此向赵祯进言道:“御史台弹劾宰相的那些所谓的罪状其实都是在责咎其私德,他们单单抓住迎儿之死一事不放,但这案子已经有了公论,迎儿并非被打死,而是因为受了外伤以至于风寒入侵才最终暴毙。
朝廷最多也就只能将张氏治罪而已,岂可因此事而将当朝宰相给一并下狱治罪?但是,如果陛下要因此而罢免陈执中也不是不可以,但下诏之时应该明确表明罢免陈执中不是因为迎儿之案,而是因为陈执中在政事上失当之处,如此才最为得体。”
闻听此事,赵拚大怒。
他再次请见赵祯并直斥范镇此言乃是不辨忠奸不明是非,陈执中必须罢免,而且要将其丑行公之于天下。
就在此时,翰林学士吕溱也加入了“倒陈”
的队伍,他上疏说陈执中外虽忠厚内实奸邪,并且还历数陈执中所犯的十余件恶行。
一心想要保陈执中的赵祯当然对此非常火大,他直接把这份奏疏退还了回去。
吕溱自然不服,他再又进言:“如果陛下觉得臣是在诬陷陈执中,那么就请陛下让陈执中和臣当面质对,看他还有什么话说?”
赵祯同样没给吕溱这个机会,他转而一纸诏令将吕溱改官为翰林侍读学士并将其外派到徐州担任知州。
不过,吕溱可是赵祯的经筵讲师,为表厚爱,他特在资善堂为吕溱摆了一桌酒席并让太监转达他的口谕:“此特为卿设,可尽醉也!”
面对这桌酒席,面对皇帝陛下的如此“厚爱”
,吕溱最后也只能叩头谢恩。
大醉一场后,他也只能乖乖地赶赴徐州上任。
赵祯这样做显然有杀鸡儆猴的意味:迎儿一案已经结案,朕就是要保陈执中,谁还敢多嘴就只能是和吕溱一个下场。
于是乎,在家里窝了几个月的陈执中也再次回到了中书省打理政务。
御史们真的就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