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庞籍罢相(2 / 3)

加入书签

贼。

韩绛在这事上对庞籍的指控和攻击完全就是他自己在脑补,可舆论的力量是强大的,赵祯被迫下令让枢密院负责彻查此案,但最后怎么也无法查实是庞籍害死了赵清贶。

也就是说,枢密院没有找到足够充分的证据证明赵清贶的死与庞籍有关。

既然如此,那么庞籍是不是就能因此而躲过一劫呢?

哼哼,做梦!

有些事不管真相如何,人们都只相信自己的判断。

法律不能证明庞籍有罪,可广大官员队伍里的群众都只相信自己的判断,于是乎围绕着庞籍杀人灭口一事的各种传言继续在朝中和京城里盛传。

在此舆论之下,身为宰相的庞籍根本没法继续在宰相的位置上待下去了。

我们在前面无数次地提到过,宋朝的宰相一旦沾上这种事几乎没有人能够全身而退,文彦博是怎么下的台?不就是唐介一口咬定他跟张贵妃有私交吗?(这一点很像当今的日本政坛,官员私德有亏必下台,哪怕你是内阁相。

庞籍就此丢了官,他由当朝宰相直接被罢为郓州知州。

如此一来,梁适可就高兴坏了,这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

现在中书省连一个宰相也没有了,枢密院那边的两个枢密使都是武职,这就注定了梁适这个参知政事会顺位晋升为宰相。

果然,梁适梦想成真了,只是他这个美梦还是打了点折扣,他确实成为了宰相,但赵祯给他安排的是次相,相另有其人,而这人就是之前被文彦博取代了宰相之位的前宰相陈执中。

陈执中这个大宋历史上有名的非进士出身的宰相就这样在时隔几年之后再又成功“复辟”

,如此可见赵祯对此人的信任可谓是非同一般。

没能当上相或许让梁适有些不爽,但他也算是得偿所愿了,毕竟他的状元父亲和状元兄长都没能在官场上达到他现在的这个高度。

在这同一时期,有两个人的动向同样值得我们去关注一下。

在庞籍被贬出京之时,早于他被贬出京的前宰相文彦博正在西北努力“改造”

以求他日能够像陈执中那样上演王者归来的好戏。

长袖善舞但又不乏雷霆手段的文彦博在被派到秦州之后很快就用胡萝卜加大棒的方式平息了当地番族动乱。

他也因此而被朝廷加封为忠武军节度使、知永兴军兼秦凤路兵马事,陕西这片地方算是就此交给他照看了。

毫不夸张地说,文彦博在这个位置上待着基本上就意味着他可以为自己不久之后再度为相开始倒计时了。

另一个要说到的人正是当初抱着文彦博一起滚下悬崖的唐介。

他当时大出了一把风头,可随后却被贬到了英州。

看上去唐介的仕途好像就这么毁了,可事实恰好相反。

本来这个猛男是有机会跟侬智高扳一下手腕的,可很遗憾的是他在侬智高作乱之前就被调到了湖南的郴州和潭州为官。

那么,唐介同志现在又在哪儿高就呢?这个问题的答案绝对令人惊掉下巴,唐介现在就在京城里,而且他的官职是:殿中侍御史、充言事御史。

也就是说,唐介在大闹朝堂之后的不到两年时间里再又官复原职了,准确说是比之前的官儿还要大。

奇怪吗?也不奇怪,宋朝就兴这一套,越是敢于直言以谏的人在官场和士大夫阶级里就越是显得形象伟岸。

不畏权贵,敢于违抗圣意,这才是真正的君子和正臣,这种人如果无法在朝堂上立足就只能证明当今皇上不是个什么东西,至少也是个容不得他人有不同意见的昏君。

所以,无论怎样赵祯都得把唐介这个人以及他这个皇帝是能够容人的招牌给立起来。

不过,客观地说,身为皇帝的赵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