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o章 一败再败(1 / 4)

加入书签

说完此时朝中所生的事儿,我们再回到南方的战场。

侬智高通过水路从广州北进至贺州城下之后立马下令攻城,但贺州城可是让当年的潘美都为之而皱眉和抓狂,侬智高这次自然也是无果而终。

可是,就在他灰心丧气时,为他送人头的人却来了,此人正是从京城风尘仆仆赶来的新任广东都监张忠。

张忠可不是个小混混,相反此人可堪称是当时整个宋军里的一员悍将。

他本人作为范仲淹的部下参与了当年的宋夏战争并以一个普通大兵的身份一步步通过战功获得擢升,他最近的一次露脸行动是跟随名将王信一起帮助文彦博平定了贝州王则之乱,而且战后议功的时候他的军功排在第一。

在被派往岭南平乱时,张忠被加官为广南东路都监并领英州团练使,要知道威名赫赫的杨六郎在其军功最盛的时候也不过就是个团练使。

张将军一路从开封疾驰而下,但很有可能的是他此行除了几个随从外并无什么兵马,也就是说他几乎是单枪匹马独自赴任。

很凑巧的是,他在路上遇到了英州知州苏缄率领的那数千乡勇。

张忠是新任广南东路的都监且又是英州团练使,于是他合理合法地就接管了苏缄的这支军队。

同时,张忠还以广南东路都监的身份传令周边的宋军迅地集结到他的帐下前来与他会合,他要集结足够的力量与侬智高进行一场决战。

于是,就在侬智高攻打贺州城的时候,虔州巡检董玉、康州巡检王懿、连州巡检张宿、合州巡检赵允明、合州监押张全、司理参军邓冕等人带领各自人数不等的小股部队相继赶到了张忠的营地。

至此,张忠的麾下凑足了一支人数近万人的军队,但是请注意,这里面有八千人都是没有进行过正规军事化训练的乡勇。

相比侬智高的那些已经在血与火的考验中生存下来的匪徒,这些人无论是战斗力还是精神属性都差了不止一个等级。

张忠想通过此战一战定乾坤就此平灭这场战乱,如此他定然将名动岭南并从此跻身宋朝名将的行列,而侬智高这会儿也正因为攻打贺州未果而窝火得厉害,他正想找个出气筒。

针尖对麦芒,一场大战似乎在所难免。

临战之前,张忠以自己的生平激励手下部众:“我自行伍起身,当年也曾像你们现在这样初次与敌接战,之后为国屡建战功以至如今被朝廷擢升为州团练使,所以尔等今天也要努力杀敌建功啊!”

说完,张忠亲领先锋率军前行,大军主力则在其后缓行。

也不清楚张将军当时是怎么想的,身为主将他没有给自己的战马披甲,而且还是行进在全军的最前列。

这一天天空阴霾,由于之前的大雨导致道路是泥泞不堪,而就在半道上张忠的这支人数不多的先锋与侬智高的主力大军相遇了。

说来也是令人唏嘘不已。

张忠的命运竟然和南宋的第一猛将杨再兴极为相似,就连最后死亡的方式都如出一辙。

面对眼前的敌军主力,张忠没有畏惧避战,而是下令冲锋,他自己更是身先士卒,可他手下的这些“士兵”

却无法与杨再兴麾下的那三百勇武绝伦的勇士相提并论。

与敌接战不久,张忠的这支初上战场的先锋小队就竞相奔逃,但张忠不愧是从西北战场上走出来的一员猛将,他独自一人就像老鹰捉小鸡似的生擒了两名贼人的头目,然后就准备夹着这两人回去与后面的主力会合。

可是,就在他策马回奔的时候,他的战马很不幸地陷进了一个泥坑里且无法自拔。

张忠的结局也就此注定,后面赶来的一众贼兵当然不会跟他客气,张忠当场被标枪给戳成了筛子,而他就此悲惨殉国!

这一战阵亡的将领可不止张忠一人,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