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流寇北进(2 / 3)

加入书签

的水仗,可谁知这天晚上突然刮起了一场飓风,而侬智高的水军正好就在风口。

萧注大喜,他决定对贼军动火攻。

侬智高毕竟是刚从深山老林里钻出来的,而黄师宓也不过就是宋朝的一个不入流但却自视甚高的狂妄书生,他们都没想到火烧赤壁的剧情会生在他们的身上。

这一晚,宋军的火攻让侬智高的水军近乎于全军覆没。

在掌握了“制水权”

后,广州周边的诸路援兵都改由水路进入了城内,而各类生活物资也由水路源源不断地被运进了城。

陆军被揍得满地找牙,水军则被全歼,在此局面下,侬智高终于现自己没法在广州讨得任何便宜,再这样熬下去他的人非全死在广州城下不可。

于是乎,在围困广州长达五十七日之后,侬智高在这年的七月下旬放弃了攻占广州的计划,他转而北上蓄谋夺占贺州、桂州继而深入湖南境内,最后再东出图谋江南。

这条进军路线与当年潘美从湖南出攻灭南汉的行军路线几乎就是一模一样,但以侬智高的智商和见识来说,这种路线图显然不是他能制定得出来的。

毫无疑问的是,这个杰作只能是黄师宓那个死汉奸才能干出来的事。

如果这个计划真的能够实现,那么黄师宓必将“流芳千古”

,中国更是将再次进入南北对峙的时代,但这真的是天方夜谭。

侬智高这次北上虽然走的是水路,可他并没有因为在广州城下的战败而垂头丧气。

他这一路上已经打了太多的胜仗了,而且还抢了海量的财物,他的队伍也由当初的五千人展到了现在的两万余人,他完全有理由为自己的“功绩”

而感到满足。

泛舟江上,侬智高命人作乐,而他自己则是一边饮酒一边在女人堆里左拥右抱好不快活。

苏缄呢?他不是要邀击侬智高吗?他倒是想,可条件和实力都不允许他这样做,侬智高没有败亡,而且他这次是主动撤军,实力也是不减反增,如此还让苏缄怎么去邀击?史书上倒是说苏缄真的去打劫了,而且还将侬智高抢掠而来的诸多财物都给夺了回来,但我个人觉得他最多也就是踹了一下侬智高的屁股。

在广州被围之时,宋朝这边紧急命令正在为父守丧的余靖和杨畋前去平乱。

作为当年君子党的成员,余靖已经是我们的老熟人了,这里就无需过多介绍,而这个杨畋其实也是颇有来头,他的曾祖父是杨崇勋,这个人或许我们都没怎么听说过,但此人有一个兄长名叫杨崇贵——也叫杨业。

不用怀疑,他就是《杨家将》里的那个杨业。

说的再直观一点,杨业有一个在此之前一直在陕西跟西夏干架的孙子名叫杨文广,也就是杨延昭的儿子,而这个杨畋正是杨文广的族侄。

宋朝任命余靖分管广南西路的战事,而杨畋则分管广南东路的战事,余靖的副手是陈曙,而杨畋的副手比他还要有来头,此人正是宋朝名将曹彬的孙子曹修。

不过,余靖后来上奏说如果侬智高到处流窜会导致东西两路无法在战事上做到协同指挥,为此朝廷将余靖升任为“经制广南东西两路盗贼”

这个名字不太好念,但意思就是余靖成了广南东西两路宋军的总指挥,包括杨畋在内的所有大小官员和将领都归他的节制。

不过,名义上虽然如此,但余靖一直都待在广南西路的大本营桂州(今广西桂林),广南东路的战事还是由杨畋在统一指挥。

也是在这个时候,此前一直在西北防御西夏且已经升任彰化军节度使兼延州知州的狄青被赵祯召入京城出任两府要职——枢密副使。

十几年前,奔赴西北前去抗击李元昊入侵的狄青还只是一名禁军里的小校,而此时这位赵祯曾经的御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