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朝堂悍匪(3 / 3)

加入书签

春州别驾。

这里可是岭南了,在唐宋时期,只有犯了重罪的官员才会享受如此待遇,看来赵祯这一回是真的气疯了。

我们这里需要明白的是,由于当时的岭南地区瘴气弥漫,所以很多外地人到了那里都会严重水土不服甚至直接暴死于当地,北方人就更是不必说了。

唐宋时期如果某个官员被贬岭南在当时几乎也就意味着被宣判了死刑,这一点从李师中写给唐介的送别诗里就可见端倪,这诗就叫做《送唐介》:孤忠自许众不与,独立敢言人所难。

去国一舟轻似叶,高名千古重于山。

并游英俊颜何厚,未死奸谀骨已寒。

天为吾君扶社稷,肯教夫子不生还。

重点就在这一句:未死奸谀骨已寒。

在李师中的眼里,唐介此去春州多半是死定了,而且文彦博还没死,他唐介自己就已经只剩下一堆白骨了。

不止是李师中,朝廷的诸多官员也都认为唐介此去春州必死。

这些人想劝赵祯对唐介减轻处罚以免落得个残杀谏官的历史恶名,可赵祯现在正在火头上,因而这些人想劝又不敢去劝,这事弄不好会把自己也给搭进去。

就在这种关头,再次回到京城并担任右正言、同修起居注的“君子党”

骨干成员蔡襄独自请见赵祯。

他没有一上来就给唐介求情,而是对赵祯采取了捧杀战术。

他对赵祯说道:“唐介确实太过狂悖,但他此举也是出于一片忠心,陛下能够让他尽陈其言足见陛下乃是圣德之君,以陛下之心性必然会对唐介宽大处理。”

在蔡襄之后,御史中丞王举正也来给唐介求情。

赵祯这时候也气消了不少,而他也确实没有想要贬死唐介的意思,于是他又下旨把唐介改贬为英州(今广东英德)别驾。

春州已经快要靠海了,而英州则在如今的广州和韶关之间。

别的不说,唐介这下至少不会死那么快了,甚至可以说只要他不是想不开,那么他这条命算是保住了。

赵祯为了不让唐介死在半路上,特派了一个太监“护送”

他去赴任,赵祯之所以这样做就是为了防止唐介给他来个“死谏”

倘若唐介在半道自尽而死,那么他就可以名垂青史,而赵祯就会背负一个昏君暴君的恶名。

考虑到唐介混不吝的性格,赵祯觉得这是很有可能生的事,而且当年刘廷让就是在半道绝食而死从而让赵光义悔不当初。

临行前,赵祯特意交代这个太监一定要让唐介活着到达英州,万不可死于半道。

可是,很快就有人提醒赵祯:“你这样会让外人以为你是在派人押赴唐介就任,况且为了给你出气,唐介也定会在途中被你派出的太监所欺凌侮辱,这样反而会导致唐介不堪受辱而死。

所以陛下你最好还是不要派专使护送为好,要不然唐介一旦死于途中会让别人以为是你授意害死他的。”

赵祯这才恍然大悟,他追回了专使,只让唐介自行上路即可。

事实上,赵祯完全就是多虑了,唐介根本不可能想着去死,因为他借此扬名立万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如果他再去自行了段纯属画蛇添足,而他最后也是四肢健全地到了英州。

hai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