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o章 理学祖师(2 / 5)
绝对没有乱认祖宗,他们在根上就是一体的。
我们这里不准备对石介的思想和学说进行长篇大论地分析和讨论,之所以要在这里提到他只是因为我们想说一说他在官场上的一些作为。
石介此生最大的成就无疑是在学术领域,但学术成就这个东西并不能让他衣食无忧,他的本职工作还是做官。
我们借此机会看看这位伟大的理论家在将理论联系实际的时候会有怎样的精彩表现。
石介第一次出彩是在赵祯刚刚亲政的时候。
在那段时间里,雄性荷尔蒙无可抑制的赵祯整日流连于后宫且饮酒无度,甚至还通宵达旦地与歌舞鼓乐为伴。
为此,石介上疏把赵祯给狂批了一顿,他在奏疏里根本没给赵祯留面子,甚至直斥赵祯就是个酗酒好色之徒。
赵祯虽然没整他,可他在赵祯心里的这个目无君上的恶劣印象却是由此留下了,这也导致石介这一辈子都没有在官场混出个模样来,他最高也就做到了个国子监直讲,放今天顶死也就是中央政法大学或者是北大的一个教授。
石介虽然在仕途上被赵祯刻意打压,但这并不能消磨掉他对国事的热情和关注。
忠君爱国且要以天下为己任,这是儒家学子和士大夫们的立身格言,石介自然也不例外。
公元1o39年,石介因父丧而回到老家丁忧,这期间宋夏战争爆,整日忙碌于田间地头的石介曾作诗一表达了自己的忧国忧民之心:平生读诗书,胸中贮经纶。
薄田四五亩,甘心耕耨勤?依锄西北望,涕泪空沾襟。
如此可见,忧国忧民的石介同志此时是多么地希望自己能够为国分忧为民解难。
公元1o42年,石介丁忧期满,枢密使杜衍向赵祯推荐他为国子监直讲,这一次赵祯倒也没反对,毕竟此时的石介早已是闻名内外的大学者。
至此,我们要说的重点就来了。
第二年,赵祯改组两府,执掌朝政达二十余年的吕夷简被罢相,范仲淹、韩琦和富弼相继成为宰辅大臣,一直被石介所敬重的杜衍升任为枢密使,一代文学宗师晏殊以及同样是诗词俱佳且颇有盛德的章得象又同时出任宰相。
此外,欧阳修、余靖和蔡襄等世所称颂的君子又被赵祯调入谏院任职,这一系列的人事变动让石介激动万分。
吕夷简这个奸邪终于是下课了,而夏竦这个小人也在君子们的一顿打压之下魂断再入两府之路。
石介举目望去,宋朝现在的两府重臣全都是他眼中的能臣和君子。
如此看来宋朝的天空终于是拨开云雾见天日了,空前的盛世繁华已然在石介视线所及的远方骤然成相。
作为国子监的教授,作为举国闻名的高级知识分子,值此朗朗乾坤之下,石介觉得自己应该为此而做点什么,而他能做的就是挥自己在文字功夫上面的特长作诗文以贺,放今天就是在微博上写一篇长微博或是在报纸上出一篇署名文章。
毫不夸张地说,以石介的声名和他在学术界的江湖地位,他在当时的宋朝就是妥妥的一个拥有千万粉丝的大v,其影响力远当代的王朔和李敖,他要是写一片文章绝对是人人争相阅览。
石介写的这篇文章名为《庆历圣德颂》,我们在此予以全文誊录(有兴趣的可以细看,没兴趣的直接跳过):于维庆历,三年三月。
皇帝龙兴,徐出闱闼。
晨坐太极,昼开阊阖。
躬揽英贤,手锄奸枿。
大声沨沨,震摇六合。
如干之动,如雷之。
昆虫蹢躅,妖怪藏灭。
同明道初,天地嘉吉。
初闻皇帝,戚然言曰。
予父予祖,付予大业。
予恐失坠,实赖辅弼。
汝得象殊,重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