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一剑封喉(2 / 3)
改了一个字,他将“行伊、周之事”
改为了“行伊、霍之事”
。
一颗级炸弹就此在夏竦的府中横空出世!
伊尹和周公这两个人已经足够让赵祯瑟瑟抖了,而夏竦把周公给替换成了霍光,这下赵祯可就彻底完蛋了。
伊尹和周公的行为倒还可以解释为一心为公且一心为国,而他们最后也都将国政大权还给了自己的君王,可夏竦将伊尹和霍光放在一起就彻底颠覆了石介的本意。
伊尹实际上是变相地囚禁了自己的君王,在那三年里他才是实际上的商王,而霍光更是把时任皇帝刘贺给直接废了,然后又立了刘病已当皇帝。
经过夏竦的改动,石介就此背负了唆使富弼废立君王的嫌疑。
经过夏竦在幕后的一番操纵,这封被改动之后的书信内容先是在他的辖境亳州传播,继而又传入京城再又传遍全国。
全天下的人都知道的事自然不可能瞒得了赵祯,既然赵祯都知道了,那么范仲淹和富弼等人能不知道吗?他们当然知道,而且就算这事是夏竦的阴谋,可民间和官场的舆论这时候已经是甚嚣尘上。
正所谓人言可畏,即便这是蓄意构陷,可这事你富弼根本没法自证清白。
更麻烦的是,谣言四起展到后来必然是流言四起,基于谣言而引申或臆想出来的各种流言和传言会将原本的事物无限放大和酵,最后就成了一个个的惊天阴谋。
一时间,在民间和官场各种流言随即四起。
经过这么一番以讹传讹的充分搅和之后,现在不单是石介在怂恿富弼另立新君了,而是包括晏殊、范仲淹和韩琦在内的所有辅政大臣都在谋划着如何为宋朝再选一个新皇帝,至于为什么还没有行动,只是因为他们还在为到底立谁当新皇帝而争吵不休。
常言道流言猛如虎,赵匡胤当年也是被“点检作天子”
这个市井传言给吓得整日魂不守舍,那么范仲淹和富弼这两个新政的直接负责人和推行者此时又是什么反应呢?
说来也是令人感到无限悲凉,在这些流言蜚语的攻击下,早就被敌我两方的各种势力给消耗得精疲力尽的范仲淹选择了彻底躺平。
他累了,也心灰意冷了。
从去年开始致力于推行新政到现在前后不过也就是九个月的时间,可在这九个月里范仲淹都经历了什么?他也曾雄心万丈,也曾以排除万难之勇气和决心去面对前方铁定会出现的各种阻碍和挑战,可当他真的上路之后才现沿途竟然是如此的沟壑纵横且陷阱不断。
直白一点来说,范仲淹的新政其本质就是在与虎谋皮。
他自己就是官僚集团的一员,是所谓的既得利益者,但他现在正在做的就是拿着一把刀在割这些同僚身上的肥肉。
请注意,他不是在割几个人或是少数人的肥肉,而是所有人!
范仲淹的新政虽然涉及很多领域,但实质上它主要是为了解决北宋在这一时期的冗官问题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冗费问题。
我们就此也曾多次提到过,他的改革其实是在拿现有的整个官僚体系开刀。
先不说在制定和审议这些新政的具体措施的时候会有诸多的阻碍和困难,单单只是反对者们明里或暗里的各种拒不配合与敷衍了事就足以让这年已经五十五岁的范仲淹感到举步维艰。
此时不仅是地方官员们对新政颇有怨言,就连新政集团内部也有人认为范仲淹的某些举措太过不近人情,这里面的代表人物就是富弼。
新政既出,一些地方官员随即遭到罢黜,富弼就对范仲淹说:“你这样用笔轻轻一划就罢免或是裁撤了他们,这会让他们一家老小为之而举家痛哭啊!”
范仲淹愕然,他没想到富弼竟然会说出这种话。
他回道:“他们不称职理应罢
↑返回顶部↑